澄清公告依然“澄而不清”
⊙记者 朱文彬 ○编辑 邱江
针对本报10月25日刊发的《收购能鑫矿业“先斩后奏”海印股份并购对象“集体失踪”》一文,海印股份终于在时隔半个多月之后进行了回应。
尽管在今日的公告中,海印股份正式公开承认本报报道的收购多家高岭土公司存在疑问一事“属实”,但依然难以给投资者一个满意的答复。
首先,就能鑫矿业在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前就已经完成股权转让及变更工商登记一事,公司表示收购能鑫矿业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之内”,召开股东大会是“鉴于本次交易涉及收购矿业权事项,对公司未来发展有较大影响,”出于审慎性原则和尊重中小投资者表决权的考虑,也为了体现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诚意。但需要指出的是,海印股份大股东海印集团持有公司69.92%股份,直接决定着此次收购事项的通过与否。此前,有一位投资者向记者表示,海印股份举行股东大会通过该议案不能说是徒具形式,而是要将此次高溢价收购和交易对方涉嫌内幕交易的责任,从董事会转嫁到股东会上来,从而“绑架”全体股东。
其次,海印股份表示,仁宇矿业、鸿腾矿业、厚发矿业原股东称三家公司之间无关联关系,同时,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与上述公司及其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也没有其他利益的安排。寥寥数语的回应,即试图消除本报所提出的三公司同时同地成立的“群居”现象等质疑,让投资者相信这些现象事实上就是“巧合”。
至于多家收购矿企不在注册地的原因,海印股份表示,“原因是北海高岭在完成对上述公司的收购后,出于节省管理费用的考虑,统一在北海高岭总部办公并由北海高岭相关人员兼任相关工作。”目前主要工作是对上述公司所获得探矿权的矿山进行储量勘查及相关工作,“无其他实质性经营。”海印股份的说明,尚不能解释本报在报道中提及的这些企业在收购之前就不在注册地的情况。而且,除能鑫矿业外,仁宇矿业、鸿腾矿业等矿企具备的只是高岭土及相关业务的购销资格,公司也没有公告其有探矿权。海印股份溢价收购“无其他实质性经营”的矿企有何用意?
据海印股份提供的数据,仁宇矿业、厚发矿业、鸿腾矿业目前尚没有营业收入的数据,亏损额分别为18222.29元、5325.83元和17922.82元,较披露收购时净利润亏损分别为35.60元、180.04元和39.14元亦有放大。
此外,海印股份的澄清公告也未能就鑫博矿业的疑问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