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自购救发行
⊙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依靠自购招揽人气成为清淡发行市场基金公司的“营销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弱市环境中的基金生态,也将使整个行业反思“拼首发”的困局出路。
进入三季度,基金自购频率明显加快。数据统计显示,三季度以来共有16家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投资旗下21只基金,涉及交易份额共4.15亿。
与此前看好后市的象征不同,当下基金自购被市场更多解读为是为弱势发行摇旗呐喊。数据统计显示,在涉及自购的21只基金中,申购时间先于基金成立时间(即在发行期被基金公司自购)的基金有13只,交易份额2.84亿。
“三季度以来基金发行陷入更加低迷的状态,部分基金甚至面临成立难的挑战,别人不买账只能自己掏腰包。”分析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选择自购可能是为了彰显对基金运作前途的信心,借此招揽更多资金。”
然而,囿于管理层针对自购基金的相关规定,开放式基金自购“救”发行存在一定的“风险”。根据证监会2007年6月公布的《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规定,基金管理公司固有资金投资本公司管理的开放式基金,其份额、净值、持有人人数在判断基金合同是否生效时不得计入在内。
换句话说,如果剔除“自己人”的资金,新基金募集份额未达到2亿份法定成立门槛,即便算上自购份额的新基金总规模超过2亿份,也将被视为“未符合成立条件”。
“以某只近期成立的新基金为例,该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中的数据显示,其首募规模接近成立底线,而如果剔除发行期间基金自购的增量,其规模离2亿份的门槛还有一线距离,这就存在一定的违规风险。”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不过因为该基金属于封闭式基金而非开放式,所以依旧‘惊险’成立。”
谓之“惊险”,是因为证监会在另一份《关于基金管理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运用固有资金投资封闭式基金的,其持有该基金份额的比例不得超过该基金总份额的10%。而上述基金离“触线”仅一步之遥。
北京某基金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上述“风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弱市环境中的基金生态。“通道全开后,基金公司拼命抢首发,使得单只基金首募效率渐次下降;加之市场赚钱效应难启,基民投资热情在低谷徘徊,很多基金现在不求‘发大’,只求成立;有些甚至连成立都面临挑战”。
年终将至,在经历了近一年的“内战”之后,业内人士开始反思这种“劳民伤财”的发行困局出路何在。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明年疯狂“IPO”的现象或将难以为继,囚徒困境中的持续内耗最后只会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的衰退;兴业基金杨卫东表示,公司以后每年新发行公募产品估计也就在1到2只。“我们推什么产品的出发点在于是否‘好做’而非是否‘好卖’,坚持为持有人赢得收益是产品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