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特别报道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中关村板块”渐成创业板主力军九成公司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11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专版
    “中关村板块”渐成创业板主力军九成公司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关村板块”渐成创业板主力军九成公司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1-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马婧妤 ○编辑 艾家静
    徐汇 资料图


      2009年,国务院作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决策,同年,作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性举措,创业板市场历经十年筹备正式推出。两年来,这两项创新性战略措施成功对接,互促互补,结出累累硕果。

      目前,创业板市场中的“中关村板块”已基本成形,中关村示范区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占比达到13.7%,总市值占比达18.1%,在区域板块中规模位居第一;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创新能力、分红比例、机构持股规模等普遍居于创业板公司前列。

      而创业板则从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吸引力、促进对资金和服务集聚力、促推公司规范运行、发挥产业龙头引领作用、带动辐射和示范效应等诸多层面对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强力支撑和促进的作用。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艾家静

      【中关村板块总市值达1538亿元】

      “中关村板块”渐成创业板主力军。

      自2009年创业板推出以来,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紧紧抓住创业板市场发展契机,抢先成批登陆创业板,目前在创业板市场中已逐步形成“中关村板块”。

      来自中关村示范区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中关村有37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占比13.7%,中关村板块总市值为1538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的18.1%,两项指标均排名区域板块第一。这37家企业共募集资金303.82亿元,目前募集资金全部按照计划实施运用。

      同时,目前尚有3家中关村公司已经通过创业板发行审核,正在等待发行,有近40家上市申请正在审核当中,经过辅导备案的近100家,符合创业板上市财务指标的企业有1000余家。中关村代办挂牌公司即将突破100家。

      银河证券研报分析表示,近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总体保持了较好的成长性和较强的盈利能力。2008年至2010年,创业板已上市企业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7.61%,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47.72%,其中,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公司达48家,占18%,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公司有64家,占23.97%,18家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九成上市公司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中关村板块”上市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中又有突出表现。中关村示范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两年的运行来看,创业板中关村板块具有五方面基本特征。

      一是盈利性和成长性高。中关村板块最近3年和今年1-9月平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4.9%、56.7%、56.7%、58.1%,平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22.4%、25.3%、26.2%、24.0%,两项指标各期数据均高于创业板整体平均水平。

      成长性方面,2008-2010年中关村板块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3.3%和54.6%,同期创业板整体水平为37.6%和47.7%;今年前三季度中关村板块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为36.0%和25.7%,同期创业板整体水平为30.6%和16.0%。

      二是分红比例高,注重投资者现金回报。去年中关村板块全部23家公司均实施现金分红计划,高于创业板整体平均88.2%水平;现金分红占当期实现净利润比例高达37.1%。

      三是行业领军企业初步形成。截至9月底,创业板市值前五大公司中,有三家在中关村,分别为乐普医疗、碧水源、神州泰岳;前20大公司中,有六家属于中关村板块。一批具有行业标杆性的中关村企业正在涌现。

      四是机构投资者投资比例高。截至同期,中关村板块平均每家公司有6.41家机构投资者持股,机构持股占流通股比例平均为18.6%,同时机构持股市值占流通股总市值平均为16.5%,这均显著高于创业板总体水平。

      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突出。中关村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有33家企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89.2%,远高于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50.98%的比例。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上市公司22家,占比59.5%,创业板总体为19.6%。

      银河证券报告认为,伴随着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创业板中的“中关村”板块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就目前我国创业板的情况及“中关村”板块在创业板中的地位来说,“中关村板块”已经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力军。

      同时,“中关村”和创业板市场形成了相互促进、共赢发展的局面,创业板的推出为“中关村”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关村不断培育和成长的大量优秀企业也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资源基地。

      【创业板引领中关村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创业板明确以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其各项制度安排使资本市场的创新资源更加有的放矢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配置。前述负责人表示,创业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的强力推动,带来了举国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环境的根本性改观,形成了产业创新的新生态;创业板的明确定位,与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紧密契合,与中关村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紧密契合。

      负责人称,两年来,创业板与中关村的成功对接形成了互促互补,也结出累累硕果,创业板对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创业板推出及平稳运行,显著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明显增强了对创新创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扩大了就业;极大提升对资金和服务集聚力,促进了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和科技中介服务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有力促推了公司规范运行,增强了社会责任意识,加大了回馈社会的广度、深度和力度;积极发挥了产业龙头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拉动了并购重组,促进了跨区域投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应进一步显现。创业板上市公司引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整个示范区乃至首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方式转变。

      第一,创业板推出后,推动了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利用募集资金加大研发投入,研究成果迅猛增长,技术产业化加快,重大项目转化收入逐年提高。

      2009年中关村示范区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7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后,7家公司一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平均为8.43%,较09年提高1.49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01亿元,占营业收入仍保持在平均8.18%的高位水平。同时,7家公司上市后专利申请量由09年23项急剧攀升至10年77项;上市后新增转化项目带来的收入则当年营业收入比重也逐年增加。

      创业板上市的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还进一步带动了中关村示范区内的自主创新活动。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发展态势显著,企业集群不断壮大,产生了3家千亿元级企业集团、21家百亿元级骨干企业,及244家十亿元级创新型企业。08至10年,中关村示范区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呈持续增长态势,去年示范区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是05年的3.2倍、6.2倍;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的40.4%,今年1-9月则已超过去年全年。

      第二,创业板有力提升了上市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上市后人才快速集聚,并带动就业增长。

      截至去年年底,中关村示范区共有23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初期,23家企业员工总数为9141人,到今年9月底,这一数字增长69.8%至15519人,其中大学学历以上人数增长76.6%。另外,中关村通过实施中央“”、北京市“海聚工程”和中关村“高聚工程”,吸引了一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关村创新创业。

      第三,创业板为VC机构提供了新的高流动性退出渠道,吸引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准上市公司集聚。

      截至10月底,中关村37家创业板公司中有26家在上市前有VC机构参与。26家公司上市前向VC机构实施第一轮融资中,吸引45家机构参与,融资6.62亿元;其中10家公司上市前进行第二轮融资,吸引17家机构参与,融资金额共计2.58亿元。

      2009年以来,VC在中关村示范区投资规模迅速增长,09年当年投资72.4亿元,10年增至208亿元,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8%;今年1-9月,VC在中关村示范区投资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达到209.5亿元。

      与资金流相匹配,科技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等机构也向中关村聚集,北京中关村创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多家机构合作设立了17支子基金,合作规模累计61亿元,初步搭建了促进中关村示范区产业发展的投资平台。

      第四,创业板公司上市后,在监管和公众监督下更加注重规范运作。

      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董事会结构;积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吸引、用好人才,截至10月底37家中关村创业板公司中已有14家提出股权激励计划,其中10家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公司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由于创业板上市标准明确,很多创新创业企业正提前准备,积极进行股份制改革,08-10年,中关村改制企业分别为61家、76家和142家。

      第五,创业板推出后,借助上市契机,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快速崛起为行业龙头。在龙头企业示范效应下,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蓬勃生机。

      近3年,中关村示范区创新创业活跃,每年新创办科技型企业保持3000家以上,2010年达到3614家;平均注册资本逐年递增,由2008年的170余万元增至2010年的200余万元。去年,中关村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企业达1.4万家,占示范区入统企业的九成左右。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200家,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有684家,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超过240家,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均为百家左右。去年,中关村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收入1.19万亿元,占示范区总体的74.4%。

      六是持续带动辐射和示范效应,企业上市后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产业布局,进行跨区域资源整合,上市募集资金形成辐射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得到显现。

      截至10月底,中关村示范区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有9家公司进行了22次并购活动,涉及金额11.25亿元,并购活动均用于主营业务。3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北京地区之外的募投项目达到21个,共涉及金额20.43亿元。到9月底,涉外地项目已完成投资金额16.13亿元;37公司上市后还利用非募集资金对外地投资共计4.82亿元人民币。

      【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创新支持体系】

      近两年,创业板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的创板宗旨与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实践相得益彰,已探索出了一条支持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从育种,到培育,到成长,到壮大的强有力制度驱动链条。

      业内人士分析,创业板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及源于中关村长期致力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繁荣了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微观基础,也源于创业板建设思路、制度设计的“贴身贴心”。

      从创业板筹备阶段开始,筹备小组就到现场调研,听取后备企业的诉求,设计的制度聚焦于培育新兴行业的领军企业,符合企业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突出了创业板的“三新”特点,即监管理念新、制度设计新、功能定位新。创业板的推出支持了中小型、成长型企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优做强。“创业板推出后,我国以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为主体的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日趋完善,一个有助于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体系正在形成。”业内专家说。

      中关村示范区有关负责人建议,应进一步完善以创业板为核心平台的资本市场创新支持体系。

      首先,应当与创业板相呼应,加快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深化科技金融创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关村示范区办股份转让试点工作起步最早,发展最为成熟。截至今年10月底,代办挂牌企业已达到99家,主办券商54家。代办系统已逐步成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权顺畅流转的平台、创投与股权私募基金的聚集中心、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资源的“孵化器”和“蓄水池”、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试验场。

      从试点效果看,一是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发展的作用初步显现。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了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方便了创业资本退出,适应了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在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综合融资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试点依托我国证券市场现有的技术系统和券商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络,建立了非上市公司股份规范化转让的技术、网络体系,建立了非上市股份公司进行股份转让的监管制度安排和基本运行模式,有效控制了市场风险,为探索建立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市场积累了经验。

      创业板创设两年来,中关村有13家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挂牌企业启动创业板上市工作,4家已成功登陆创业板,北陆药业还成为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

      负责人表示,希望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管理机构落户中关村,以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为基础,加快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使创业板市场发展更有着力点,以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和支持的力度。

      其次,建议加大IPO政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力度。建议创业板发行审核中辩证掌握企业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关系,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企业,应更加注重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避免未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质上市资源流失。

      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同时对创业板再融资制度的推出表达了期待。截至9月底,创业板中关村板块36家公司中,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超过50%有8家,其中1家使用比例达到87.29%,且预计未来6个月内募集资金将使用完毕,另有两家公司预计未来1年内募集资金将使用完毕。因此,前述负责人建议加快推出创业板公司再融资制度,针对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的需求特点,对创业板再融资方式、条件、机制进行大胆创新,尽可能简便、快捷、高效。

      再者,建议鼓励中介机构服务前移,积极扶助创业早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该负责人认为,对于风险投资者和PE机构,不应过于追求短期PRE-IPO套利,而应有企业家识别和未来商业技术把控能力,敢于对人和团队以及技术进行风险投资。建议监管层在锁定期安排上鼓励风险投资者、天使投资人和PE机构向前端投资转移。

      “而对于投资银行、律师、审计师等中介机构,相关服务向前端延伸非常重要。”负责人说,对于创业初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缺乏管理人才,投资银行的财务顾问服务,律师的法律顾问和审计师早期在税务、财务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可使创新创业型企业从出生就能规范发展,一旦技术产业化获得成功,即可走向创业板上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