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专版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特别报道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广告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封面
  • T2:汽车公司
  • T3:汽车热点
  • T4:汽车动态
  • T5:钱沿封面
  • T6:钱沿视点
  • T7:钱沿聚焦
  • T8:钱沿广角
  • 全球经济再平衡征程漫漫
  • 长江“黄金水源”岌岌可危
  • 被滥用了的凯恩斯主义
  • 货币政策
    有望从“过紧”回归“中性”
  • CPI回落为政策微调创造了条件
  • 货币数量务必严控 利率不宜频繁调控
  •  
    2011年1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全球经济再平衡征程漫漫
    长江“黄金水源”岌岌可危
    被滥用了的凯恩斯主义
    货币政策
    有望从“过紧”回归“中性”
    CPI回落为政策微调创造了条件
    货币数量务必严控 利率不宜频繁调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数量务必严控 利率不宜频繁调控
    2011-1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高连奎

      ⊙高连奎

      

      央行11月8日发行的100亿元一年期央票利率较前一期下行1.07基点至3.5733%。此前,最近一期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也下调了1个基点。很多学者据此判断,中国经济可能进入降息周期,因为一年期央票是货币政策由松及紧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其发行利率的转向,往往成为政策趋势性变化的标志。这在历史上已得到了验证。例如,2008年9月,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下行,当年10月央行即下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不过,笔者却认为,这次央行在短期内不会降息,而且笔者也不赞同将利率作为经济的主要调控手段。

      降息,是经济面临衰退时才采取的调控措施,显然当前我国并未面临这种状况。而频繁利用利率来调控经济也并非好事。对此,世界经济史上有过经典案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广场协议规定:日元与马克大幅对美元升值。事实上,从1985 年9 月至1989 年12 月,两者分别对美元升值了46%和42%。同样经历了大幅升值,日本和当时联邦德国的经济表现却截然不同。在20 世纪8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热度一直高于联邦德国;而到了90 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滑入了“失去的十年”;与此同时,如果不考虑两德统一的冲击,则德国经济始终保持了2%左右的温和增长。两国经济的巨大差异告诉世人:汇率升值并不是泡沫经济的充分条件。过低的银行贷款利率,才是当时产生资产价格泡沫的真正原因。

      同样面对汇率大幅升值挑战的德国,一直奉行独立、稳健的货币政策。1987 年的罗浮宫协议之后,日、德两国的货币政策宽松程度出现显著的分化趋势。在日本,1989年的存款利率仅不到2%,而德国这一数据高达5.5%。1987 年自此也成了两国央行对宽松货币政策不同取向的分水岭,两国的资产价格随之开始显著分化。在日本,廉价的资金成本、过度充裕的货币数量,形成了对资产价格的第二波推动力量。而在德国,在相对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下,资产价格则逐渐走向了平稳。从1987年到1990 年,东京日经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涨幅度接近100%,而德国的股指涨幅仅为30%左右。因此,考虑到资产价格的膨胀速度,日本银行的利率是非常廉价和不合时宜的。

      另外,套利交易也是导致低利率政策失败的重要因素。通常的货币套利交易,是指投资者借低利率的货币投资于高收益率的货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元和日元成为最常用的套利交易货币,但日元的套利交易规模要远大于其他货币。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央行纷纷将基准利率降至1%以下,有的甚至为零利率,并采取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理论上,这些货币都成为套利交易货币。不过,美元因为有全球基准货币的地位,套利交易的规模自然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套利交易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主要低息货币的汇率变动看出套利交易资金的波动。我国央行副行长苏宁说过,大量的美元套利交易带来的资金流动,有可能成为全球将面临的新风险,他估计目前因美元零息而产生的套利交易资金可能高达1.5万亿美元,远高于10年前日元套息交易时的水平。另据相关数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以来的日元套利交易,规模估计在1万亿美元左右。无疑,套利交易规模越大,产生的影响和风险也越大。但是,参与套利交易的资金量在不断变动中,其规模其实非常难估计。如果考虑到美元套利交易资产的种类之多、时间之长,参与面之广,这个数目无疑非常之大,甚至超过了1.5万亿美元规模。由于市场对于风险认知的不同,全球市场在今年以来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整。

      套利交易存在的最大危害,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能为本国经济服务,而都流向了海外,使经济呈现出了表面宽松,实际紧缩的格局,这又要求货币当局进一步实行宽松政策,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过去20年的日本,如今的美国都是这样的情况,而这种情况都是一个人造成的,他就是本·伯南克。当年日本实行量化宽松,也因为听取了他的建议。

      经济学中,也有中性货币政策的主张,指的是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相等的货币政策。这样可以避免货币对经济活动的干扰。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主张,但同时也认为既然经济不可避免会出现周期性的增长与衰退,那货币政策就不可能袖手旁观,而应有所作为,这种作为方式就是控制货币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如果经济处于通缩状态,那么即使名义利率为零,实际利率也会保持正值。2000年日本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名义利率已降至零点,但在实际利率为正值的情况下,低迷的货币需求仍不足以令货币政策发挥效力。这就是过去所说的“流动性陷阱”。而对货币数量的控制,首先可以达到间接控制价格的目的,另一方面,这也可以避免过度干预价格导致市场体系的紊乱,甚至出现套利交易这种畸形格局。

      据此,笔者的主张是彻底冻结利率调控措施,或是为其设定一个非常小的变动范围,而央行仅调控货币数量足矣。

      (作者系北京睿库社科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