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专 版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利空缠身金融股暴跌
    恒指重挫逾千点
  • 青睐“确定性”品种 部分券商资管持仓已处高位
  • ■市场动态
  • 部分私募认为股市正悄然反转
  • 下周解禁268亿元 山西证券或将承压
  • PE掘金定向增发正当时
  •  
    2011年11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利空缠身金融股暴跌
    恒指重挫逾千点
    青睐“确定性”品种 部分券商资管持仓已处高位
    ■市场动态
    部分私募认为股市正悄然反转
    下周解禁268亿元 山西证券或将承压
    PE掘金定向增发正当时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青睐“确定性”品种 部分券商资管持仓已处高位
    2011-11-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梁伟

      

      此轮由政策微调引发的反弹行情中,机构投资者已悄然提升了仓位。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券商资管最近增仓明显,部分公司目前持仓已处高位,而从增持品种看,“确定性”是其配置主线。

      一位去年业绩排名靠前的券商资管投资经理告诉记者,目前他所管理的产品仓位已增至九成以上。他认为,由于货币政策已有松动迹象,2300点现在看来应该是一个长期底部,跌破的概率很小。

      “我们之前的仓位就不是很低,现在既然已是判断是底部区域,我们在前一波反弹时就基本把仓位打满了。”上述投资经理表示。

      目前类似上述高仓位现象在业内具有普遍性。据记者了解,不仅是券商资管,一些基金、私募等机构投资者当前仓位也都在高位运行。

      从增持品种看,“确定性”仍然是机构的配置主线。上海一家大型券商资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主要持有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优质蓝筹股,最近则从预期反转或者预期放松的角度增持了一些周期品种,如银行、券商等金融股。

      此外,有些券商近期还增加了转债配置。“比如中行转债和工行转债,由于汇金增持,往下的空间几乎没有,但我们认为往上的空间是有的,因为利率在往下走,转债的债性和期权价值会释放出来,所以我们买这些品种来替换价值度不高的股票。”某投资经理表示。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机构仓位较高,但其对市场并非全然乐观。事实上,接受采访的资管人士普遍认为,此前的估值修复行情已经到位,之后大盘的继续上涨还需等待催化剂。

      “下一步的上涨要么是基于政策预期的改变,要么是基于上市公司的盈利变化。根据我们的看法,上市公司盈利在三季报上确认了向下,如果把银行和石化剔除掉的话,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只有个位数,因此接下来是一个上市公司盈利往下走、估值往上走的过程。而且这个趋势至少要持续到明年一季度到二季度。”某券商资管研发主管预计。

      他进一步指出,企业盈利下滑要经历两到三个季度也是正常的,在这过程中尽管估值水平在上升,但市场也是可容忍的,这个过程正好是一个震荡的过程。而只有在流动性的释放和上市公司盈利朝着同向波动的时候,才是股价大幅上涨的过程,这个过程现在远远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