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特别报道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产业纵深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专 版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推进产品和制度创新 培养市场避险文化
  • 机构投资者畅谈衍生品发展
  • ■专家纵论宏观经济
  • 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  
    2011年11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专 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专 版
    推进产品和制度创新 培养市场避险文化
    机构投资者畅谈衍生品发展
    ■专家纵论宏观经济
    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推进产品和制度创新 培养市场避险文化
    2011-11-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苗 ○编辑 杨晓坤

      ■聚焦“第二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

      沪上两大期交所热议如何服务机构投资者

      11月10日,第二届期货机构投资者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两大期货交易所的相关负责人热议期货业如何服务机构投资者,表示市场创新、制度创新等都在逐步推进。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王立华在致辞中表示,只有创新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机会。但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鲁东升表示,目前股指期货正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的关键时期,中金所积极推动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目前各类投资者的套期保值业务平稳有序地开展,市场避险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记者 叶苗 ○编辑 杨晓坤

      上海期货业积极服务机构投资者

      作为上海期货业的两大重镇,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均表达了对于机构投资者的重视。

      上海期货交易所理事长王立华表示,今年以来,以欧美为主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复苏增添了新的变数,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给包括我国资本市场在内的新兴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创新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使衍生品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服务经济是我们期货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需要积极思考和面对的课题。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期货市场现存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王立华表示,部分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上市缺失,国际化程度不高,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市场产品结构的系列化和多层次化,依赖于一系列市场基础制度的创新,也依赖于市场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和更加的开放化。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经营体制的特点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服务于以经济发展为基本的立足点,要做到金融创新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并行不悖。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鲁东升表示,股指期货市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目前总体运行态势平稳,期限价格联动态势较好,市场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实现了“平稳起步,安全运行”的目标。中金所目前积极推动各类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目前各类投资者的套期保值业务平稳有序地开展,合理地运用股指期货锁定了现货市场的风险,实现了仓位管理、保险避险的效果逐步体现,市场避险文化正在逐步形成。应该说,机构投资者的有序介入对于促进股指期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市场功能的发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鲁东升也表示,股指期货毕竟刚刚推出,时间还有限,总体的判断还是处于一个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精耕细作,市场成长还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在推进机构投资者参与方面还要加大力度。下一步要继续强化市场的培育,不断提高套期保值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市场保值避险功能的进一步发挥。中金所也将继续扎实努力、严格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这样一个底线,确保市场安全平稳运行,稳步推进机构投资者入市,不断完善市场结构,促进市场功能发挥。

      

      期市正处于质变关键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期货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产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现货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特别是在2009年股指期货上市以后,为证券、基金、保险、信托、QFII等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对冲风险创造了条件,也为进一步完善期货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此,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刘志超表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和整个市场的这种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和专业服务能力相适应。

      首先,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应该成为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机构投资者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中产品创新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加快了产品创新的步伐,目前整个市场的上市品种已经达到了27个,覆盖了农产品、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能源化工、金融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为企业、产业、金融机构进入期货市场提供了条件。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也有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开始进入市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在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和产品设计,投资者结构开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其次,加强风险管理应该成为期货市场服务机构投资者和保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如果运用得当,期货工具可以规避价格变动的风险,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增加风险。中国期货市场要想健康稳定发展,一方面必须牢牢把握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不断增强市场各方面的风险管理能力,在可受、可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市场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持续的投资者教育,建立和完善投资者制度,坚持把规则讲够,把风险讲透,不断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和理性投资理念。

      另外,期货中介机构要进一步加快人才建设,既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以现代金融企业的管理理念、职业经理人的素质、开放的视野、创新的精神来为我们的公司引航领路,又要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就是说既要懂期货,又要懂现货,既要懂国内的市场,也要懂国际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切实围绕现货、产业和金融机构投资者需求,为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专业化风险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