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1
  • T2:钱沿周刊2
  • T3:钱沿周刊3
  • T4:钱沿周刊4
  • T6:钱沿周刊6
  • T7:钱沿周刊7
  • T8:钱沿周刊8
  • 稳健货币政策将现两大“预调微调”
  • 纽约原油盘中突破100美元
  • 我们也要警惕债务危机
  • “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拟定五大突破方向
  • A股昨又“莫名”大跌
  •  
    2011年11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稳健货币政策将现两大“预调微调”
    纽约原油盘中突破100美元
    我们也要警惕债务危机
    “十二五”高端装备制造业拟定五大突破方向
    A股昨又“莫名”大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A股昨又“莫名”大跌
    2011-11-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记者 钱晓涵

      

      昨日,沪深股市双双遭遇重挫,两市股指创下本轮反弹行情以来的最大跌幅。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报2466.96点,较上一交易日下跌62.8点,跌幅2.48%;深成指报10313.33点,下跌269.67点,跌幅2.55%。两市成交量继续放大,合计成交金额逾1800亿元。

      A股市场突然放量大跌,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盘面显示,金融股是昨日最主要的做空力量。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股价均以绿盘报收,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势更弱,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保险、券商股的表现同样疲软,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收盘分别大跌5.21%、4.58%、3.76%;山西证券收盘跌6.28%,在所有金融股中跌幅第一。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两大原因导致金融股集体大跌。首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对中国金融系统的首份正式评估报告中说,中国金融业的脆弱性仍在渐渐累积,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其次,外资投行近日纷纷抛售内资银行H股,亦对市场形成负面预期。

      尽管业内人士对IMF报告的判断是否准确还存在分歧,但金融股全线调整的举动似乎表明,投资者对金融板块的信心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市场人士表示,作为权重股,金融股的大幅调整对市场形成了较强的负面效应。

      一些乐观机构认为,目前A股市场并没有出现实质性利空,仍处于反弹通道中,故每次震荡都是调整持仓、逢低介入的好时机。

      兴业证券认为,目前股市的博弈因素整体偏正面,有利于行情进一步演绎,建议投资者以“蓝筹为盾,主题当矛”。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债券、类债券“蓝筹”,包括金融、交运、电力等行业龙头。

      相关报道详见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