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宙洁 ○编辑 衡道庆
在未来十多天里,关乎人类未来减排行动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南非德班举行。然而,由于部分发达国家拒绝参加《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方面存在分歧,《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前途存在不确定性。
1997年达成,并于2005年开始生效的《议定书》为近40个发达国家及欧盟设立了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即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诺期发达国家整体而言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发达国家不仅无法达到第一承诺期的减排目标,相当一部分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反而在1990年的基础上增加不少。该协议第一阶段目标于2012年底到期。海外媒体评论认为,德班峰会是制定新一轮排放目标的最后机会。
当前,发达国家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按照两年前八国集团和经合组织推出的减排路径,以2006年为基点到2050年,发达国家人均累计排放量仍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到5.4倍。
发展中国家强调,《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基石,明确第二承诺期是德班会议的优先任务。部分发达国家却想方设法弱化议定书,进而不承认第二承诺期,不但自身减排意愿降低,而且想让发展中国家为减排更多地“埋单”。发达国家的不肯作为,导致了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跌宕起伏。
欧盟气候行动专员赫泽高上周表示,“京都体系”花了数年时间才形成,不能随便被扼杀。美国布什政府在2001年宣布退出《议定书》,该国是目前唯一游离于《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
实际上,围绕《议定书》的气候变化谈判已延续多年,始终曲折前行。2007年12月的巴厘岛气候大会上,为应对美国退出《议定书》后的局面,各方达成“巴厘路线图”,确定所谓“双轨”谈判机制,同时设定了两年的谈判期限。
但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双轨”谈判并未能如期完成,但会议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还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支持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在去年的坎昆会议,各方达成《坎昆协议》,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均在《公约》框架下提出了减缓目标,并正式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作为长期目标。此外,还重申了《哥本哈根协议》所确定的资金要求,并明确成立“绿色发展基金”以支持发展中国家。
从巴厘岛到坎昆,气候变化谈判不无进展。然而两个核心难题却始终难以突破:一是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二是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在资金、技术方面切实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有评论认为,《议定书》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是当前唯一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减排协议。任何抛弃议定书、否定第二承诺期和拖延谈判的做法,都不利于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