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公司巡礼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T9:钱沿周刊
  • T10:钱沿周刊
  • T11:钱沿周刊
  • T12:钱沿周刊
  • T13:钱沿周刊
  • T14:钱沿周刊
  • T15:钱沿周刊
  • T16:钱沿周刊
  • 标普批量下调评级 全球银行股应声下挫
  • “传闻”背后的危险倾向
  • EFSF扩容规模不及预期 欧元区面临资金外逃风险
  • 中行、建行评级赶超华尔街大行
  • 穆迪:南非银行业仍处于“稳定”状态
  • ■环球速递
  •  
    2011年12月1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财经海外
    标普批量下调评级 全球银行股应声下挫
    “传闻”背后的危险倾向
    EFSF扩容规模不及预期 欧元区面临资金外逃风险
    中行、建行评级赶超华尔街大行
    穆迪:南非银行业仍处于“稳定”状态
    ■环球速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标普批量下调评级 全球银行股应声下挫
    2011-12-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标普周二宣布下调对全球15家大型银行的评级 资料图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评级机构标普周二宣布,下调对全球15家大型银行的评级,其中多数为欧美银行,包括美国银行、花旗、汇丰银行等。尽管此次评级是标普对其评级标准进行全面调整的结果,且标普一年前就发出过警告,但在当前欧债危机阴影笼罩全球银行业的背景下,这一消息还是令全球银行股应声下挫。

      有分析认为,欧美金融业面临的融资压力日益增大,可能促使更多资金撤出亚洲等新兴股票市场。

      15家欧美大行遭降级

      根据标普29日发布的声明,根据新的银行业评级标准,该机构已对全球37家主要金融机构的评级作出调整,其中15家银行的评级被下调,20家的评级维持不变,另有两家评级获上调。

      根据声明,美国银行、花旗银行、高盛集团、富国银行、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以及巴克莱资本、汇丰控股和瑞银等大行的评级均被下调一档。

      经过一年调研后,标普上周公布了银行业评级的新标准,主要根据已经发生变化的金融业现状以及宏观经济新形势,重新评估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流动性以及融资能力,其中还包括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在行业融资里的作用。

      早在一年多前,标普已就评级标准调整一事发出过预警。本月早些时候,标普的有关人士再次表示,他们将逐步公布全球超过750家银行的最新评级,最先公布的将是大型银行评级,其他银行评级将在未来几周公布。

      虽然标普早已就评级标准调整一事向市场发出警告,但本次下调评级的结果公布,仍令市场各方颇为震惊,因为在欧债恶化的大背景下,市场对欧美银行的财务状况本就疑虑重重。

      全球银行股承受抛压

      体现在股价上,过去两天,从美国到欧洲,再到亚洲,许多上市的银行股纷纷大跌。

      周二纽约收盘,美国银行大跌3.2%,至5.08美元,为自2009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随着标普发布降级声明,该股在盘后进一步下跌。

      周三的亚太市场,银行股成为下跌主力。日本的三井住友收跌1%,在中国香港上市的汇丰控股大跌2.1%,在港交易的中国银行股价也大跌1.6%。随后开盘的欧洲市场,汇丰、瑞银等银行股领跌大盘。

      下调评级给银行带来直接冲击,首先一点就是提高融资成本。另外,评级遭下调可能迫使银行不得不额外支付不菲的担保费用或是交易终止费用。

      美国银行此前在最新季报中表示,降级会对其流动性状况产生“实质”影响,会影响到一些涉及对手方信誉的交易。花旗则估计,其债信评级每下调一档,可能触发40亿美元的担保和其他支付义务。

      大摩估计,评级下调可能导致其在场外衍生品交易方面多支付12.9亿美元的担保或是终止费用。摩根大通则预计,其评级每下降一档,公司可能需要拨出额外的15亿美元用于支付衍生品交易担保或是其他合约终止费用。

      资金或加速从亚洲出逃

      标普的降级声明,恰逢欧债危机恶化,很多在主权债上有较大风险敞口的欧美银行面临巨大压力。

      在欧洲市场,银行业的美元融资成本本周升至3年来最高水平。另一方面,意大利、葡萄牙等国还在向本国银行施压,要求后者不要卖出本国国债,甚至希望继续买入。

      欧洲央行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当周,欧元体系的资产规模达到纪录高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欧洲央行向现金吃紧的银行提供了大量贷款。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周二警告说,正在考虑下调15个欧洲国家共计87家银行的银行债信评级,以反映政府不再支持银行业的可能性。

      有分析认为,债务危机给欧美金融业带来的融资压力,可能促使资金加速撤离亚洲等新兴市场。

      管理着约1.6亿美元资产的中国香港宝来证券执行董事陈至勇注意到,当前欧美金融业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部分机构被迫降低杠杆,将资金撤回美欧总部,这可能对中国等新兴市场股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他认为,中国的B股近期大幅下跌,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富达国际亚洲(除日本外)投资总监凯瑟琳·杨此前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时,欧洲投资人共从亚洲股票撤资220亿美元左右。而截至10月份,欧洲投资人今年迄今从亚洲股票撤出的资金也不过70亿美元左右。这可能意味着,如果欧债等因素未得到明显缓解,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海外资金从亚洲股票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