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真龙
监管层的一纸禁令给火爆的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浇了一盆冷水,随着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受限,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或将遭受冲击。目前摆在商业银行面前更深层面的问题是如何使理财业务真正回归到“代客理财”的本质,在各家银行纷纷提出打造“财富管理”银行的背景下,着眼于长远发展自身理财业务能力,对理财业务进行长期规划,是中资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超短期产品受限
今年以来,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股市、楼市持续低迷,大量避险资金涌入银行理财市场,中资银行大量发行一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由于流动性好,且收益率较高,同时这类产品起点不高,通常为5万元,成为老百姓最青睐的现金管理工具,这使得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成为投资市场的最大赢家,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膨胀。
不过超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存在变相高息揽存的做法很快引起了监管层注意。6月底,银监会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明确了不得通过短期化和违规提高收益率等手段变相高息揽存。9月30日,银监会再发《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禁止以高息揽存的方式调节监管指标。11月,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银监会再次强调“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
监管措施一出,银行理财市场的超短期产品发行量应声而落。普益财富数据监测显示,10月,一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233款,该期限产品占月度总发行数的比重也由之前最高的40%下降到26%,11月超短期产品下滑趋势仍在继续蔓延。
“无疑,受这次监管影响最大的是中资银行。”普益财富研究员王玲玲表示。据普益财富统计,在所有超短期产品中,中资银行的发行数占据了99%的比例。同时中资银行发行的产品中超短期产品占比达34%,而外资银行这一比例仅为3%。可以看出,中资银行的理财业务受到了较大冲击。
“监管层对超短期产品的限制体现了其对银行理财业务实质回归的期望。”王玲玲表示。她指出,中资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出发点多“另有目的”。如中资银行2004年推出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了应对外资行的冲击,留住客户;在2008年到2009年,发展理财业务主要是为了转移自身表内信贷资产,为贷款挪腾出额度;今年主要是为了保住存款,应对存贷比考核过关。
外资行的理念
严厉的监管措施直接导致中资银行超短期产品发行数骤降,而外资银行基本不受影响。分析其中原因,王玲玲指出,这主要是近年来中外资银行对待银行理财业务的理念不同所致。
与中资行的“另有目的”相比,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则是更多地传承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理念,以财富管理为核心,作为独立的业务,较少地考虑理财业务对其他业务的影响。故受到监管约束较少,产品线变动较少。
在产品设计中,外资银行基本以结构性产品和QDII产品为主打,多样的挂钩标的、收益结构和基金投向丰富了理财产品的种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的现象。
在理财服务方面,外资银行更加注重对投资者财富管理的长远规划,而不是单纯地销售理财产品。与中资银行以短信、电话、互联网宣传为主的理财服务相比,外资银行的综合理财服务显然更能贴合投资者的长远理财规划的需求。
在理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外资银行更加注重通过品牌建设来树立自身的市场形象,并以此宣传自己的理财服务理念和产品。中资银行在理财品牌建设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较成熟的、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品牌较少,除“金葵花”、“得利宝”、“利添利”这些具有相当口碑的中资理财品牌,大多数中资行都还处于依靠自身广泛的实体营业网点来推介理财产品的阶段。
王玲玲认为,银行应当从理财业务的“受人之托,代为理财”的实质出发,利用银行自身的专业优势,真正为投资者做好全面的财富规划,引导投资者适时将理财资金投向具有真实投资价值的领域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而不是单纯地依靠发行理财产品为银行传统存贷业务铺路搭桥。随着超短期产品逐渐淡出银行理财市场,投资者在接受理财业务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长期资产的配置以及理财服务质量的提升,而这也正是中资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规范和精耕细作的动力。
“为了避免商业银行利用理财业务规避监管,可以采取第三方托管的方式,或者报备的方式。”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表示。赵庆明建议为了避免商业银行利用理财业务规避监管,可以采取将理财资金托管给第三方的方式避免银行对理财资金挪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监管部门报备的方式,明确理财资金的投向,以防理财资金被挪作他用。“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大部分理财产品还是做的理财业务,只是有一部分不规范行为。”他表示。赵庆明同时指出,商业银行要向财富管理管理方向转型,就要对理财业务进行长远规划,严格把握银行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