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年终特稿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零距离
  • 11:信息披露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A9:市场·期货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急行与短板 海洋金融宁波“试水”
  • 宁波港的“金融强港”梦
  • 沪甬“双城”携手共进
  •  
    2011年12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市场·调查
    急行与短板 海洋金融宁波“试水”
    宁波港的“金融强港”梦
    沪甬“双城”携手共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甬“双城”携手共进
    2011-12-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颜剑 ○编辑 毛明江

      ⊙记者 颜剑 ○编辑 毛明江

      

      记者在采访中还注意到,在浙江海洋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宁波和上海的竞合关系,更多地转向了合作双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涛指出,宁波具备港口优势,海洋资源丰富,战略区位优势突出,但宁波的整体经济规模有待进一步体现。“以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路径,加强与上海的海洋金融方面合作,能更有效地对接海洋经济国家战略。”

      由他主笔撰写的中国社科院《金融与海洋经济发展——宁波实证研究》报告建议,沪甬两地海洋金融合作,可围绕五个重点领域展开。海洋航运金融的合作,着力打造“沪甬航运金融改革示范区”;海洋物流金融合作,共同致力于建设高端的海洋物流服务中心;海洋科技金融合作;海洋绿色金融方面;滨海旅游金融合作。

      宁波市政府人士也提出设想,可在宁波的现货运营与上海的虚拟交易之间形成错位协同发展。宁波应充分发挥大宗商品的现货商贸优势,与上海依靠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平台形成的虚拟交易中心优势充分对接,探索建立沪甬两地的“期现错位协同”发展模式。

      还有专家认为,为了使海洋金融发展得更为顺畅,应该争取在金融信息、清算结算、信用卡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领域,加快推进沪甬“同城化”的进程。

      据了解,沪甬合作,一批重大项目已开始实施推进。在航运合作方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与宁波港集团共同参与温州港开发建设,合资设立港航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成立之初的1亿元增加到5亿元。

      在金融合作方面,花旗银行、光大证券、泛华保险等一批在上海的知名金融机构进驻宁波;宁波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主动到上海拓展业务;宁波杭州湾新区6万平方米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也正处于加快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