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年终特稿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路演回放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特别报道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10亿购大股东两煤矿
    恒源煤电保有储量增2.4亿吨
  • 飞乐股份2亿元收购德科电子
  • 实施重整再卖资产
    *ST方向“净壳”待救
  • 拟购企业药品曾遭查处
    康恩贝收购案藏瑕疵
  • 两公司业绩预增 机构借势抛股
  • 重庆力争2015年
    上市公司数量达百家
  • 首个上市公司行业俱乐部
    在青岛成立
  • 医药并购额复合增长超50% 资源整合方兴未艾
  • 蓝科高新新聘高管
    上岗前主动增持
  • 吉视传媒IPO周五上会 “一省一网”或迎上市潮
  •  
    2011年12月7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纵深
    10亿购大股东两煤矿
    恒源煤电保有储量增2.4亿吨
    飞乐股份2亿元收购德科电子
    实施重整再卖资产
    *ST方向“净壳”待救
    拟购企业药品曾遭查处
    康恩贝收购案藏瑕疵
    两公司业绩预增 机构借势抛股
    重庆力争2015年
    上市公司数量达百家
    首个上市公司行业俱乐部
    在青岛成立
    医药并购额复合增长超50% 资源整合方兴未艾
    蓝科高新新聘高管
    上岗前主动增持
    吉视传媒IPO周五上会 “一省一网”或迎上市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医药并购额复合增长超50% 资源整合方兴未艾
    2011-12-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阮晓琴 ○编辑 邱江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邱江

      

      广州药业和白云山前天同时公告,将延长停牌时间,静待广州医药集团筹划重组。最近几年,从国药集团到上药集团、华润集团、哈药集团,再到整合旗下上市公司的通用集团,医药领域整合并购风起云涌,其背后推手是央企整合、国家拟扶持医药流通领域龙头企业以及外资并购等力量。

      医药国资整合

      此轮医药国资大规模整合并购,源于央企整合。先有华润成功重组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和北药集团;上海医药吸收合并中西药业和上实药业,并在H股上市,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的医药资产由此基本实现A+H整体上市;现有通用集团旗下中国医药、天方药业停牌待重组;国药集团生物医药资产中生集团筹措H股上市。

      与此同时,地方医药集团整合也是此起彼伏。如,哈药集团向哈药股份注入三精制药和生物医药资产,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前不久获得证监会批准;太极集团、桐君阁上周停牌,一度也被误读为太极集团将整合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太极集团、桐君阁和西南药业。

      整合结束后,许多集团或上市公司均同时拥有医药工业、商业和生物医药板块。

      据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统计,2005年国内完成医药并购交易仅14宗,2010年则完成了54宗,截至2011年二季度则交易25宗;2005年至2011年中期,国内医药并购交易金额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0%以上。德勤认为,中国政府欲推出几个医药行业全国龙头企业,为其创新和进行国际竞争提供资源。这是国资整合最重要的动力之一。德勤由此预计,当前数以千计的药品生产商、供应商和分销商很快将锐减为数百家,并最终产生几十家真正的市场领军企业。

      流通领域并购

      在搭好板块框架、清理内部同业竞争后,医药企业整合大多向纵深发展,从而打通面向全国的流通渠道。以上海医药为例,在2010年完成上海医药资源整体上市后,上海医药立即在流通领域实施并购,以走出上海、布局全国,其中包括收购广州市三大医药商业企业之一的广州中山医51%股权、中信医药100%股权、北京爱心伟业医药有限公司,后两项收购使上海医药在北京药品分销行业的市场份额一举超过全国医药排名第一的国药集团。

      中国医药流通业集中度高度分散,如中国三大医药商业企业——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和广东九州通医药2009年市场份额仅占细分行业的20%左右,而美国前三大医药商业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则高达96%。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医疗行业负责人吴苹认为,中国大型企业希望通过收购来改善其运营能力和成本效率,借此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据“十二五”规划,国家将通过积极支持兼并重组及结构调整来增强医药流通企业的实力,培育一至两家销售额千亿元的全国顶级医药商业企业,并建立20家销售额超百亿的区域医药商业企业。

      外资大举布局

      德勤透露,外资医药企业具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其并购中国企业,最看中的是对方商业渠道布局以及合规性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2010年四季度,美国卡地纳健康集团斥资4.7亿美元收购了中国永裕医药,成为目前分销行业外资最大的收购案。

      许多跨国企业已在华投入大量资源,主要通过在华生产和分销以抢占市场。而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海翔药业等国内上市公司也均与外资有所合作。

      大多数大型跨国药企均在华设有研发机构,其中包括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礼来、罗氏、拜耳等。因为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研发拥有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巨大病患库,且中国法规和文化对研究的阻碍较其他国家少,这为国内从事研发外包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