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价值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调查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券商资管年终排名战打响
    业绩规模遭遇双重挑战
  • 新华保险
    确定A股发行价格23.25元/股
  • 市场动态
  • 三巨无霸新股顺利完成招股
    下周如期登陆港交所
  • 偏股型基金平均亏18% 年终排名光环褪色
  •  
    2011年12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券商资管年终排名战打响
    业绩规模遭遇双重挑战
    新华保险
    确定A股发行价格23.25元/股
    市场动态
    三巨无霸新股顺利完成招股
    下周如期登陆港交所
    偏股型基金平均亏18% 年终排名光环褪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资管年终排名战打响
    业绩规模遭遇双重挑战
    2011-12-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梁伟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梁伟

      

      再过三个星期,2012年的新年钟声就将响起。为了最终的年末排名,各大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不过,受A股市场表现疲软的大环境影响,券商资管最后三周的业绩和规模同时遭遇严峻挑战,这也使得券商之间的“排名战”打得格外惨烈。

      

      规模冲刺困难重重

      规模是评价券商资产管理业务的一项重要指标。过去几年,总有个别券商选择在最后关头发行固定收益类新产品,以此冲刺资管规模。不过,在流动性偏紧的今年,这个招数已然失效。

      记者从多家券商管部门了解到,今年最后三周,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基本发不动。“银行都在忙着拉存款,根本没时间发新产品。”华南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和券商一样,公募基金、阳光私募等资产管理机构都曾经动过年末冲刺规模的念头,但现实情况是,资金正在流向高利率的短期理财产品,毕竟这部分的收益最靠谱。

      事实上,不仅新产品发不动,券商资管的老产品也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据了解,券商资管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普遍面临赎回压力,各类志在揽储的金融机构,开出的预期收益率普遍高于券商资管。“券商资管是不能给出预期收益率的,净值做成多少是多少,这在与其他理财产品的竞争中非常吃亏。”上述负责人表示,很多客户选择年末赎回券商产品购买短期高息理财产品,元旦过后再买回来,这导致券商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

      

      业绩冠军仍有悬念

      除了规模,业绩也是券商之间比拼的重要指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冲类产品普遍占优,个别坚定空仓的偏股型产品业绩也很耀眼。

      据上海财汇信息统计,截至12月2日,存续可交易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有256只,年内取得正收益的仅有35只。业绩排名前十的产品分别为国泰君安君享稳健、国泰君安君享量化、招商智远稳健4号、国泰君安君享套利1号、创业1号安心回报、国泰君安君享套利3号、南京神州2号、光大阳光避险增值、国泰君安君享套利5号和国泰君安君享套利2号。

      不难看出,年内业绩靠前的券商集合产品多为对冲型产品。这类产品的投资策略以期现套利为主,或在买入一揽子股票的同时,通过股指期货做空指数,正因为如此,对冲类产品成功避开了市场整体下跌的风险。

      如果剔除对冲、债券、货币和保本型产品,招商证券智远稳健4号无疑是最为耀眼的明星。这只产品成立于2010年12月24日,属于混合型产品,截至12月2日的累计净值为1.031,全年净值增长3%。

      放在牛市中,3%的净值增长不值一提;但在熊市中,3%却排到了所有偏股型理财产品的第一名。统计显示,今年净值跌幅超过25%的偏股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多达7只,跌幅超过20%的产品更多达25只。

      空仓是招商证券智远稳健4号实现净值增长的最大秘诀。智远稳健4号投资经理曾琦在三季报中表示,“国际市场态势的缓解和资金面的变化可能使得市场的技术性反弹随时出现,但经济增速放缓和民间信贷危机使得市场走势变得更加不确定。我们将继续以加强资金利用为主进行逆回购交易,积极参与网上申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