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被掩盖的中美金融失衡
  • 中国迫切需要经济高质量平稳增长
  • 需要基金行业协会,
    更需要基金持有人协会
  •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每年提高2%至3%
  • 时间的机会成本——“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三
  •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纠结与政策走向
  •  
    2011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被掩盖的中美金融失衡
    中国迫切需要经济高质量平稳增长
    需要基金行业协会,
    更需要基金持有人协会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每年提高2%至3%
    时间的机会成本——“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三
    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纠结与政策走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时间的机会成本——“虎妈是孟母吗?”之十三
    2011-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 涤

      

      孙 涤

      学习的成效,无论对谁,都是市场导向、筛选过程、内在驱动结合的结果,而以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最为基本。孩子的真实兴趣和学习热忱所在,其实也就是孩子的天赋和特长所在;教育上若能因材施教并加以鼓励,使孩子从内心焕发出热忱去努力追求,并因势利导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那么任何看似平常的孩子,都有可能臻于出类拔萃的境地。而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关切怎样在儿童最可塑而且几乎无法替代的学龄期间(大约十五岁前),建立起他们在智性和脾性上真正有价值的基础架构。

      不然的话,别说大江健三郎的弱智儿子无法表达他的音乐天分,刘翔不可能在田径场里赢得桂冠,连天才科学家钱伟长也必遭埋没。浏览一下钱先生的传奇经历(他考入清华时英语成绩为零分,数学分数极低;一年后他突然发觉自己真正志趣所在,并受到“航空救国”的激励,而要求改学理科和工程,竟得到理学院长叶企荪的嘉许).不能不感叹,我们现在的科考体制有多么僵固,在统一评分名义下,把许多创造精英都删汰剔除掉了。如果说一般的孩子在努力之下还不难挤出圆孔,富有独立创造精神的种子的棱角却很难被打磨圆滑,他们即便能挤过圆孔,原创力恐怕也丧失殆尽了。

      虽说以目前的条件,国内大专院校入试制度不得不继续,否则社会的公正性很难得到保障。但我们必须在考试内容和分科权重上着力谋求调整,适才适所地保存和发扬孩子的独立创造精神,并让天赋潜质能脱颖而出。否则,在整体上我们始终不过是个“打工族”而已。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正走向世界前列,这个要求日益紧迫日渐突出。

      看蔡氏的虎妈教育法,即使在北美这样宽松富有弹性的教育环境下,仍不能摆脱应试心理遗毒,不顾孩子禀赋、志趣,强求“门门功课不能低于A”的后果,是近乎可悲地令人遗憾。如此培养出来的,至多不过工具性而非创造性人才,岂止“富不过三代”而已,简直就无从站立起来!笔者不认同虎妈教育法的主要着眼点,是强求“门门皆A”加上许多课外的“修养操练”,平摊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违背了深入开发其性向特长的要求。把时间分配在琐屑课目的应付上面,孩子的关注力便被切割成碎片,结果无法形成持续的源泉,很难积累成出类拔萃的表现和创新行为。许多家长的作为,把不相干的活动塞满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又拉提琴、又练书法、又跳芭蕾、又补“奥数”,等等,反而割裂了孩子的兴趣,迫使他们的记忆短期化。这类“帮倒忙”,用教育经济的术语,是过多耗费了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机会成本”。

      事实上,市场化带来的多彩多姿的选择和生活方式,使人们有了更多机会和可能专注于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只要他们能持久地关注自身内在专长,并发挥得足够充分,就有可能脱颖而出。三十年来市场竞争的结果足以说明,很多“优等生”,是在为课堂成绩平平甚至考试落榜过的人“打工”,接受后者的领导。也就是说,考场的分数和日后竞争的业绩之间,相关联系是越来越薄弱了。

      本系列已集中讨论了孩子养成个性和社会性必得通过同伴(peer group)的交往,来学习社会和群体行为的各种规则和自己的角色;以及钱财得靠努力而不是被赐予才能真正属于自己的道理。下面来简单谈谈孩子如何形成正确的“时间观”(time perspective)。

      对学龄期孩子志趣人格的培养,需要在三个维度上展开:怎样同当下的环境互动;怎样在时间过程上配置关注力;以及怎样认识自己的内在要求。三个维度相得益彰,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外部世界有效竞争,同时保持内在身心的平衡和幸福感。对于这层道理,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注意西语中的“毕业”有“commencement”之意,即从此可以独立作业)上的致辞,有绝好概括。以正确的时间观为指导,来分配在不同事项上面的时间、精力和关注力,对个人在客观上的成败及其对成就的主观感知,是决策能否明智的关键。

      “时间是金钱”,今天几乎成了老生常谈。实际上,人生太多的重要场合,时间都非金钱能换得到的。任何人都无法积蓄时间,而且对每个人时间都有个大限。因此,如何合理地把关注力——人间最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到不同的事项上面,处理好当下和未来的取舍,短期和长期的平衡,是个人成效之所以差别悬殊的最要紧因素。时间和关注力怎样在现在、将来、过去之间摆布,把握合理的“度”。使孩子们既能从过去汲取信心,对将来积极展望,丰富现在的享受;同时又避免替过去负疚,或仅仅把现在当作为将来的抵押品。从孩子时期就建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也是市场经济下的教育的一大内容。

      (作者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美国华裔教授学者学会(南加州)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