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要闻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
  • T2:钱沿周刊
  • T3:钱沿周刊
  • T4:钱沿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11月用电量同比增9.91%
  • 枯水加剧 湖南突现柴油紧张
  • 除限价压力外,煤价正面临“供大于求”压力 双重压力压低动力煤价格
  • 中橡协发预警
    望炭黑企业应对印度特保调查
  • 夏斌:房地产调控还要持续一两年
  • 毕马威报告称内生增长将推动国内物流业
  • 淡季提前
    11月白银贸易企业销量下降
  • 11月多晶硅价格环比下跌逾7%
  • 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回归基准 合理住房需求未被“错杀”
  • 次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延迟
  •  
    2011年12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产经新闻
    11月用电量同比增9.91%
    枯水加剧 湖南突现柴油紧张
    除限价压力外,煤价正面临“供大于求”压力 双重压力压低动力煤价格
    中橡协发预警
    望炭黑企业应对印度特保调查
    夏斌:房地产调控还要持续一两年
    毕马威报告称内生增长将推动国内物流业
    淡季提前
    11月白银贸易企业销量下降
    11月多晶硅价格环比下跌逾7%
    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回归基准 合理住房需求未被“错杀”
    次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延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淡季提前
    11月白银贸易企业销量下降
    2011-1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宇琛 ○编辑 阮奇

      ⊙记者 朱宇琛 ○编辑 阮奇

      

      今年白银消费淡季比以往提早到来。来自上海有色网的信息显示,在下游拿货不积极的情况下,贸易商在11月就已经出现销售量较明显下滑的情况。

      据上海有色网分析师介绍,国内白银贸易企业销售情况跟踪调研,并选取10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样本,样本年度总销量为2950吨左右,11月总销量在177吨。

      从销售量上看,调研样本11月白银贸易量相较于10月明显回落。贸易商普遍表示11月以来销售量明显下降,主要原因还是下游消费较为疲软。下半年以来,白银消费始终表现为旺季不旺,11月间贸易商的销售量出现较明显的下滑。

      从交易活跃程度看,不仅下游采购意愿下降,贸易商的接货意愿也有下降。11月,除个别天数银价出现大幅下挫激发下游拿货外,多数时间贸易商受清淡的下游消费影响,不愿加大采购,这使得11月间白银贸易的整体活跃度有所下降。

      对银价后期走势,贸易商分歧较大。经过了10月、11月的盘整后,银价始终维持区间震荡范围,不及金价的涨幅,相比其他大宗商品又较抗跌。贸易商对银价后期走势分歧较大,但达成一致的观点是,长期走势难以判断,短期内仍将维持震荡走势。

      除作为避险投资品外,白银有约40%的消费量用于工业领域,主要包括电子产品如汽车、电镀行业、高温焊接材料和摄影行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