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要闻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
  • T2:钱沿周刊
  • T3:钱沿周刊
  • T4:钱沿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华海药业仓促取消增发表决
    “双头”治理结构或为肇因
  • 天舟文化领跌创业板解禁股
  • 两公司定增股解禁
    参与者浮亏超三成
  • 中科英华出售油田资产
    将获利7000万元
  • 要约收购尚无新进展 全柴动力股价已较收购价打7.6折
  • 川大智胜
    有望中标一政府采购项目
  • 富力湾:推崇“7+3”别墅生活新模式
  • 合肥三洋面临品牌困惑 续签与新创两手准备
  • 机构“点火”环境监测
    聚光科技遭“哄抢”
  •  
    2011年12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纵深
    华海药业仓促取消增发表决
    “双头”治理结构或为肇因
    天舟文化领跌创业板解禁股
    两公司定增股解禁
    参与者浮亏超三成
    中科英华出售油田资产
    将获利7000万元
    要约收购尚无新进展 全柴动力股价已较收购价打7.6折
    川大智胜
    有望中标一政府采购项目
    富力湾:推崇“7+3”别墅生活新模式
    合肥三洋面临品牌困惑 续签与新创两手准备
    机构“点火”环境监测
    聚光科技遭“哄抢”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合肥三洋面临品牌困惑 续签与新创两手准备
    2011-1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赵一蕙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赵一蕙 ○编辑 裘海亮

      

      对于目前逐渐升温的三洋品牌问题,合肥三洋今日发布公告做出了说明。同以往的说明公告类似,合肥三洋在公告中再次表示,因其与三洋电机之间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于2013年底到期,现公司与日本三洋就三洋商标续签年限问题正在积极协商,但并未披露更新的内容。而实际合肥三洋已启动了新品牌“帝度”。

      近日有媒体援引国外媒体报道称,因松下收购三洋电机成为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将会接管三洋公司旗下所有业务,而该公司有意“将所有消费者产品的品牌名称统一为Panasonic(松下)”。据报道,松下的公关部门负责人对媒体透露,从时间安排上,三洋品牌将从2012年4月起不复存在。这一消息被媒体解读为“三洋”品牌将遭弃用,而因为合肥三洋租赁的三洋品牌合同将于2013年到期,有媒体就此事对合肥三洋的影响进行报道。

      目前,三洋电机为合肥三洋第二大股东,并通过其两个子公司共持有合肥三洋29.51%的股份。而今年4月松下电器完成对三洋电机收购后,新集团的业务整合动作频繁;尤其是今年7月,海尔集团与三洋电机签署协议,前者意向收购三洋在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地的洗衣机、冰箱及其他家用电器业务。松下收购三洋的主要目的在于其强大的新能源和电池等核心业务;因此,如何处理业务重叠的“三洋”品牌也自然而然摆上日程。而上述出售事件,有可能导致出现合肥三洋和海尔两家公司在白电领域同时使用三洋品牌的情况。

      就上述事项对三洋商标使用的影响,合肥三洋已于今年7月15日、30日相继发布了公告。公司称,2011 年7 月13 日,三洋电机出具了说明,由于其与合肥三洋之间于2009 年3 月25 日签订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将于2013 年12 月31 日到期,在此期间维持现行合同;同时表示,就现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到期后如何延长问题正在协商。合肥三洋今日在公告中依旧表示,上述商标续签年限问题正在协商中。

      事实上,合肥三洋已经启动了新品牌“帝度”,试图以多元化品牌战略弱化这一事件的影响。11月27日,合肥三洋正式推出定位高端的“帝度DIQUA”新品牌,这标志公司将进入多品牌经营的新时期。东兴证券研究报告也认为,由于“三洋”不是公司的自主品牌,所以公司势必将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针对媒体报道的“合肥三洋最好的出路就是将宝贵的壳资源利用好,把股份出售给海尔这样与三洋有渊源的公司”,公司今日亦澄清,经向大股东及合肥市国资委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咨询、求证,经核实,不存在上述有关股权变动问题及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