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年终特稿
  • 5:要闻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T1:钱沿周刊
  • T2:钱沿周刊
  • T3:钱沿周刊
  • T4:钱沿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莫做股市“贫雇农”
  • 券商整体看多明年A股 行业配置主推服务业
  • 每日关注
  • 沪指惯性下挫 继续观望为宜
  • 期指多方“困兽犹斗” 套利资金盯上交割机会
  •  
    2011年12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莫做股市“贫雇农”
    券商整体看多明年A股 行业配置主推服务业
    每日关注
    沪指惯性下挫 继续观望为宜
    期指多方“困兽犹斗” 套利资金盯上交割机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指惯性下挫 继续观望为宜
    2011-12-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刘伟 ○编辑 于勇 梁伟

      ⊙记者 刘伟 ○编辑 于勇 梁伟

      

      昨日两市股指延续本周以来弱势局面,惯性下跌。沪指继续向下调整,出现五连阴,盘中再度创出调整以来新低2224.73点。在当前的弱势市场格局下,接受采访的分析师表示,在投资者情绪极度低迷而政策利好迟迟无法兑现的背景下,观望悲观情绪占上风。建议短期不必再盲目杀跌,操作策略应当保持谨慎而非恐慌。

      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于2228.52点,下跌20.07点,跌幅为0.89%;深证成指收报于9093.03点,下跌97.85点,跌幅为1.06%。沪深两市共成交75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小逾两成。

      国金证券分析师杨建波分析认为,年底资金面的紧张,加大资金抽逃的速度,短期市场仍将维持极度低迷状况。由于市场对宏调政策转向的预期落空,加之外围动荡,上市公司业绩不佳,逐波盘跌也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短期仅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扭转颓势的。

      银泰证券分析师陈建华分析认为,从影响市场的最新因素看,周三下午收盘后央行发布了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11月国内M2、M1同比分别增长12.7%和7.8%,货币增速创十年新低。而之前被市场普遍预期的新增贷款也并未出现放量现象,5622亿的新增贷款量反而较10月份的5868亿减少246亿,表明国内货币政策依然稳健,前期市场普遍预期的信贷扩张并未如期出现,市场流动性没有出现明显改善。

      陈建华表示,从市场情绪看,在投资者情绪极度低迷而政策利好迟迟无法兑现的背景下,投资者信心在短期内无法得到很好恢复,悲观情绪占据上风,两市弱势运行的时间将向后延长,而后期指数运行趋势的改变一方面将来自快速杀跌后技术面的反抽,另一方面则将有赖于政策的出台。从操作的角度看,继续保持观望仍是应对当前市场的最佳策略。

      平安证券分析师蔡大贵表示,目前难以预测股市的支撑位。但他认为,鉴于上证综合指数自11月中旬以来已累计下跌12%,指数进一步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

      杨建波认为,综合多方因素,目前大盘指数再出现大幅下跌的可能不大,但是个股风险逐步彰显。具体操作上,建议采取“顺势而为”的策略,在谨慎控制仓位的前提下,适度调整持仓结构,重点关注农业水利、环保、医药和年报有高送配潜力的绩优股等政策受益板块的走势。短期不必再盲目杀跌,谨慎操作保持一份淡定比恐慌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