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年终特稿
  • 5:年终特稿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公司·价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资金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外贸顺差还能维持多久?
  • 是什么让海外代购
    风生水起?
  • 张建平:“十二五”我国很有可能
    保持外贸相对平衡
  •  
    2011年1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年终特稿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年终特稿
    外贸顺差还能维持多久?
    是什么让海外代购
    风生水起?
    张建平:“十二五”我国很有可能
    保持外贸相对平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贸顺差还能维持多久?
    2011-1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菲菲 ○编辑 王晓华

      从3000亿美元的峰值开始,中国的外贸顺差连续三年一路走低,其占GDP的比重也日渐缩小。特别是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中国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低于国际公认所谓贸易平衡警戒线3%以内。

      根据中央高层的表态和对外经济主管部门的工作思路,坚持平衡两个市场,稳出口与扩进口并重,将成为明年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明确了明年外贸工作的方向,即“保持出口平稳增长,推动出口结构升级,加强和改进进口工作,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按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的观点,中国大规模外贸顺差的情形将难再现,未来五年的总进口将达到10万亿美元左右,届时进口与出口将基本保持平衡。

      ⊙记者 秦菲菲 ○编辑 王晓华

      从“重商主义”到“平衡的智慧”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一直明确要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但相形之下,我国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显得成就更多一些。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特别是入世十年来,中国一跃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目前,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这样的成就也让不少人给中国扣上了“重商主义”的帽子,让贸易不平衡成为不少国家“刁难”我们国家的口实。

      毋庸置疑,长期外贸顺差对改善我国国际收支、拉动GDP增长和吸纳大量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但因经济过度依赖出口等带来的不平衡问题却也日益凸显。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研究员李健做了个形象的比喻,即我国外贸顺差已持续了近二十年,2008年顺差高峰时与出口之比超过20%,意味着出口5美元商品,只买回4美元东西,另外1美元变成外汇盈余,不得不借给别人去花。

      “持续多年的顺差也造成经济增长对外需的过分依赖,造成国内资源以较低收益净流出和国民收入的损失,同时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李健指出。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这意味着,所有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产品,停止生产处于最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实现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的目的。

      考虑到这些问题,进出口中“平衡的智慧”就显得格外重要。

      “扩进口”政策全年给力

      去年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商务部工作会议明确了2011年商务工作的重点,即要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在稳定出口增长、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一个“更加重视”一语道破真谛,“扩进口”不仅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也成为全年商务领域的热门词汇。

      而全年进口的数据也不负众望,从年初到年底一路保持高增速。从前11个月的数据看,进口15856.1亿美元,增长26.4%。

      “原先预计上半年进口额比较高,到下半年会回落,但事实上,下半年并没有回落,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速。”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记者说,这主要得益于鼓励进口的政策和需求拉动。

      事实上,“扩进口”的政策并非从今年开始,200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要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还要积极扩大进口,这也是多年来中国首次明确提出“扩大进口”。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从“扩进口”的政策来看,关税和非税措施一直在推进。近年来,我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减让承诺,关税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入世十年来,平均关税水平从15.3%降至9.8%。而进口关税的降低,大幅降低了进口企业的成本。

      与此同时,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的一些自贸区协定和关税优惠协定同样有利于促进进口贸易发展。据悉,我国对自贸区的国家和地区部分进口商品实行比最惠国税率更低的协定税率,甚至是零关税。

      在关税降低的同时,非关税措施也进一步削弱。中国取消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进口招标商品的限制。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口许可证和特定商品进口招标等限制措施正逐渐被解除。

      此外,中国集中的进口交易平台建设正不断被加强和完善。记者了解到,中国国际商会联合江苏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将于2012年3月在江苏昆山市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产品博览会,搭建中国最大的进口交易平台,将重点立足扩大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国内紧缺物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等。而这也将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交易平台。

      外贸顺差步入“回落季”

      在扩大进口之下,我国的贸易平衡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今年1—10月外贸顺差额仅有124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5.4%。贸易顺差额占GDP的比重只有1.4%,完全符合国际公认的所谓贸易基本平衡,即顺差占GDP3%以内。

      在去年G20首尔峰会上,20个国家曾要求中国承诺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下,虽然考虑到各种情况,中国当时并未做出承诺,但时至今日其实已经实现。

      2004年我国外贸顺差大幅增加,并带来了外汇储备及货币供应量的被动增长。2005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并持续4年大幅攀升,在2008年达到近3000亿美元峰值。此后,中国积极主动地推进“贸易平衡战略”,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承担了向全球输出总需求的重要角色。

      从2008年后,外贸顺差就逐年递减,在2009年达到近2000亿美元,2010年达到1800亿美元,而今年则继续下滑,预计在1500亿美元左右。中国自身结构的转变正成为推动全球再平衡的重要力量。

      除了“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政策指向外,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明年中国将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专家指出,这将为进口增长带来更强拉动力。明年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进口有望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贸易平衡也将进一步改善。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加入WTO、外贸飞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间,中国一跃成为第一大出口国。而未来的十年则是中国促进外贸转型和平衡的十年。按商务部的观点,中国大规模顺差的情形将难再现,未来五年的总进口将达到10万亿美元左右,届时进口与出口将基本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