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年终特稿
  • 5:年终特稿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公司·价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资金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2:何妨以静制动
  • 看似理想化政策搭配却埋下大隐患
  • 税收增长跑赢GDP的民生困境
  • 再融资深陷困局:逾七成公司未发先破
  •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筹措需另辟途径
  • 劳动力成本的两个深层矛盾
  •  
    2011年1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2012:何妨以静制动
    看似理想化政策搭配却埋下大隐患
    税收增长跑赢GDP的民生困境
    再融资深陷困局:逾七成公司未发先破
    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筹措需另辟途径
    劳动力成本的两个深层矛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012:何妨以静制动
    2011-1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金节

      倪金节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12年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力争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较之往年,眼下的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为波诡云谲,如何定调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基调,就显得尤其关键,不容稍有偏颇。

      多重难题,复杂形势,或许是此次会议会期比往年召开时间略晚的原因。

      可以说,就国内而言,稳增长的任务目前已有初步成果,但控通胀和调结构的目标则不尽如人意。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GDP增速虽然出现明显放缓态势,但一些一再提醒经济急速下滑的风险、建言宏观政策应完全转向的学人似乎忽视了,目前的GDP下滑,这正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是纠正粗放式增长和“挤泡沫”的必然,亦是调结构能够实现的保证。通过纠正热衷追求GDP高增长的偏向,方能以倒逼的办法,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11月的CPI下行至4.2%,预示着本轮的通胀上行周期结束。但通胀持续攀升势头虽然初步得到了遏制,却并不意味着通胀不会在明年出现大反弹。一来,货币投放量依然处于高位,且货币政策随时可能走向全面放松;二来,食品价格近期的回落,季节性特征明显;三来,资产泡沫未见实质性下行,当前劳动力、土地、经营成本依然在上升,资产泡沫带动的物价上升趋势仍在强化。

      就明年国际形势而言,大的背景应该是全球性宽松货币环境,带来的只能是通胀预期和商品价格的高位。除此之外,地缘政治紧张和欧债危机是明年足以影响经济全局的两大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到眼下伊朗、叙利亚的紧张局势,甚至美国有对伊朗开战的可能,那么明年的油价、大宗商品价格急速飙涨或是大概率事件。届时,中国的通胀压力会陡然上升。欧洲方面形势更为明朗。欧洲要么继续货币放水,这就只会带来通胀上升;要么着力调整内部的结构,那么经济就会继续衰退,中国的出口形势会更加吃紧。

      所以,综合来看,笔者认为,如果能严防经济硬着陆,稳增长应该难度不大,但是明年控通胀和调结构的任务将十分艰巨。硬着陆风险,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定向宽松,完全能化解。比如,大家已经看到,中小企业危机、外贸形势低迷,可以借财政政策的减税、补贴和货币信贷投放的定向输送,足以力保制造业的再繁荣,不至于因为投资减速和房价下行,而导致GDP增速的急速下降。

      而控通胀,就不同了。明年,最需防范的是货币政策的全面放松,切不可再来一轮像2008年到2010年那样的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一轮货币宽松,使得大量资金涌入了低效率的体制内系统,同时带来了又一轮的投资大跃进,民间资本被迫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地方政府债务加剧恶化。官方数据显示,这一债务规模已高达10.7万亿,这势必强化未来的银行系统坏账预期。

      要从根本上缓解目前的中小企业困境,需要的是经济结构改革的全面推进,金融体制的革新,而不是放松银根。因为从大的流动性上来说,中国仍然是货币超发的状态。所以,此时吁请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结果可能是给房地产寒冬送去温暖,带来的只会是资产泡沫“越冬入夏”。

      从长远来说,中国必须彻底解决掉房价泡沫问题,方可实现经济的真正转型,企业创新也才具备现实基础。在由房地产泡沫带来的经济浮躁气氛下,弄得人人都在追求短期暴利,很多长期性目标最终都只能成为空谈。

      在更为细致的领域挖掘新的经济增长亮点,才是保证中国经济迎来新一轮繁荣的基础——战略新兴产业承担着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重任,区域经济承担着中国经济地理结构升级的重任,收入分配承担着中国经济财富流转的升级重任。特别由于眼下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国际经济环境跌宕起伏,上述路径实施难度都在加大。由此,更有必要在非常时期做好相关环节改革,为今后光景恢复正常之后的蓬勃发展做好铺垫。

      过去一年多,以货币持续紧缩和房地产严厉限购为核心的调控组合拳,对于挤掉房价泡沫、控制通货膨胀和稳定经济增长,作用已经十分明显。现在需要做的是,继续深入贯彻这些政策,而不是在一年之后的今天,就让这些政策方向发生逆转。

      如此看来,以静制动,应是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上佳策略,这也是中央一直强调的“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应有之义。不折腾,还市场以更多自主调节的空间。而在短期政策上以静制动的同时,还必须大力度推进金融和财税制度改革,毕竟,从制度上理顺资源配置的逻辑,才可能确保中国经济的健康成长。

      (作者系中国人保资产研究所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