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丁宁 ○编辑 张亦文
正当年末各家基金争抢最后时间拼杀规模,部分公司的新基金发行脚步则在放慢。基市人气的持续低迷加上银行渠道的持续拥堵,新基金发行步履维艰,部分发行计划面临“被减速”的尴尬。
“产品设计部这边已经完成了相关工作,新基金大致上已有雏形,但近期不准备上报。”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应该说是‘无法’上报。”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完成了产品设计,但不上报发行的原因在于还未寻找到托管行。他表示,年底公司都会为明年发行做准备,相关渠道协商也在进行中,但由于明年五大行普遍压缩了发行计划,每月基本托管2只,渠道拥堵比此前更甚。“跟大基金公司相比,我们的竞争不具优势,所以想在大行发行得排队;要是选择小银行,又担心其销售能力不足以完成发行目标,况且当下部分城商行的门槛也非常高。”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旗下有两只产品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渠道而未上报管理层。
而即便托管渠道方面已经谈妥,甚至监管层也已下发“准生证”,部分基金依旧按兵不动。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获批但未确定发行期的新基金已经达到50只,不少新基金获批时间已经超过3个月。前期部分投入发行的新基金,不少是因为接近6个月的大限。
北京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无奈表示:“如果放在平时,我们可能还会考虑冲一下,‘保个成立’应该还不成问题;但临近年末一些公司会发力冲规模,目前主要就是这些跟渠道关系近的基金公司的舞台,对于没有‘后台’的公司来说现在不是个好档期。”
“现在渠道拥堵,加上银行本身年末就面临揽储的任务,不太会在我们这些小公司的基金发行上花太大心思,还是等明年再看吧”。某中小基金公司老总透露,该公司会选择绕过当前近似“肉搏”拥挤档期,到明年初同时发行两只新基金。
相较之下,一些已经投入发行的新基金则只能面对“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
近期沪上某基金公司公告称,将再度延长旗下某在发债券型基金的发行期,而这已是该基金第三次延长募集期,该基金也由此成为国内历史上首只三度延长募集的新基金。
“如果说上述两种情况主要归咎于渠道,那么基金延长募集或许更多折射出的是当下基市人气的低迷。”分析人士表示:“股市持续震荡,赚钱效应难显,基民投资热情低迷也在情理之中。”
四季度以来,基金延长募集期的报道屡次见诸报端。12月6日,南方某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将旗下一保本基金募集期延长至12月16日;而就在此前不久,另一家公司刚宣布延长分级债基A类份额的募集期;11月初,沪上一基金公司旗下债券型基金也宣布延长募集期半个月。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年内共有14只基金公告延长募集期,除上述三度延长的基金之外,还有一只基金也两度宣布募集延期。
分析人士称,“设而不报”、“批而不发”、“发而难成”都是当下基金发行市场人气低迷渠道拥堵的反应,如果明年发行大战依旧,在五大行压缩发行目标的背景下,新基金发行的局面或将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