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艾家静
这一次对陶冬的采访,是通过国际长途电话进行的,他本人当时正在新加坡赶赴机场的途中。尽管较为匆忙,但和以往的每次采访一样,陶冬的观点依然是那么的犀利和精辟。
“中国经济慢下来了,但是在全世界垮下来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高个子。”一上来,陶冬先这样给今年的经济定了个调。
《经济学人》杂志最近公布了一个有意思的调查结果,在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跨国公司尤其是大型企业更加依赖中国市场来增加营收,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业务还只是占很多公司的“小头”。
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9.7%、9.5%和9.1%。在内部宏观调控以及外部需求放缓的背景下,经济逐步呈现“软着陆”趋势,从工业增加值到出口等重要指标,今年以来的增长幅度都普遍呈现“降调”。11月份制造业PMI更是近三年来首度跌破50的荣衰分界线。而央行也意外在近期宣布,时隔3年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也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的强烈预期。
陶冬认为,今年,整个经济分析圈对于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了不少误判,对于中国央行可能出现的放松有一个不切实际的估计和期望。“通胀在这个周期中已经见顶,但回落速度恐怕比想象慢。”在他看来,今天中国的通胀不仅仅是食品通胀,通胀的“第二源泉”已经形成,即工资上涨所带来的通胀结构性中位线上移。
基于这样的基本判断,陶冬指出,尽管他的确看到了存准率有下调的空间,但中国现在的货币政策充其量也只能说是维持在一个中性的立场上。“中国的货币环境正常化大趋势,并不会因为现在出现周期性的通胀出现拐点,经济增长出现回落,而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陶冬并不感到很意外的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终于在今年出现了一个“迟来的调整”,但这个调整可能要分几年慢慢走。在他看来,只要中国不出现大危机,房地产新政出现大幅度放松的可能性不大,预计房价明年会在现在的基础上跌15%到20%,但这样的下跌还不至于对中国经济伤筋动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过去两年中房价涨幅根本不止30%,另外中国买房人付的现金比重相当大。
2011年,欧债危机以及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目共睹。但在陶冬看来,这方面的影响是“可控”的。他表示,中国出口增长可能由今年上半年的双位数增长(20%以上)回落到单位数如5%的增长,但不至于下降到像2008、2009年那样的负20%的增长。当时那种情况不是因为需求急剧下滑所造成的,而是因为贸易信贷一夜间断流所带来的。
展望2012年,陶冬预计,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跌破8%。“但是增长并不是我最大的担忧。”陶冬坦言。他眼下最大的担心在于金融领域的乱象,比如民间借贷会不会爆,比如开发商的资金链会不会断,比如地方融资平台怎么平安度过还债高峰期。
“这些在金融危机后新出现的经济上的失衡,可能带来新的乱象,甚至可能出现连锁性的反应。”陶冬总结说,“我相信2011、12年经济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包括增长、金融、房地产以及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