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
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还是欧洲债务危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欧美国家的实业经济被投机性虚拟经济捆绑,国家经济失去原动力支撑,造血功能减退,因而陷入经济衰退的泥潭并连累全球经济。
近几年,类似美国的发达经济体,过度扩张了一些虚拟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泛滥成灾。
冰岛的教训让世人记忆犹新。多少世纪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主要经济支柱。可也许是经济全球化的缘故吧,前几年,冰岛人渐渐闻不惯自己身上的“鱼腥味”了,他们羡慕华尔街金融大佬们夹着皮包、西装笔挺地在世界各地穿梭,他们发现,既然可以从金融业获取巨额财富,那何必再那么费力像摇橹打鱼呢?于是喜欢冒险的冰岛人也开始做起了“金元帝国”的大梦。他们带着以往在海洋时代的粗犷激情,投身金融行业,凭借狂热的投机欲望和近乎攫取的手段从海外大量借贷,银行的规模迅速膨胀,简直让这个国家其他经济行业面有赧色。
可惜,好景不长,全球金融海啸很快就席卷了这个北大西洋岛国,这让冰岛的金融投机家们突然间变得紧张万分。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国家财政。总理哈德发表全国电视讲话,无奈地宣告冰岛面临全国性破产风险。
冰岛不是个案。整个欧美,大凡在这次在金融危机中栽跟头的国家,无不是因为在金融上搞投机而受累。
但德国经济却一花独放,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成为欧元区经济的顶梁柱。德国经济的高增长,无疑是缘于出口的高增长。相比奥巴马高调倡导美国提振出口,人口仅为8200万、行事一贯内敛的德国,却不事张扬地保持着全球第二大出口国的地位。在过去10年里,这不仅为德国带来了巨额经常账户盈余,还为德国经济贡献了三分之二的增长率。
德国对外贸易仰仗于雄厚的实业经济,即专业的制造业和汽车品牌。生性守时、守法、尊重权威、善于完成规定动作的德国人,做事严谨认真,注重质量,创造了精湛的制造业,以数控机床为支撑,产品精准、耐磨,尤以汽车品牌见长。
无疑,依托实业经济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意味着德国经济正在走正道。
历史已经证明,时代在变,常理尚存,实业兴国仍然是颠扑不破的常理。
这条常理对中国来说十分重要。中国虽说是一个制造大国,但在过去10年中,中国经济也已形成巨大的资产泡沫。不妨说,中国在金融上才起步,尤其缺少顶尖的金融人才,但现在却有一种畸形的商业现象,就是以前很多从事实业的人,突然发现辛辛苦苦打理一个工厂,还不如炒一两套住房赚钱来得快、来得容易。所以,沿海很多曾经非常勤奋做实业的企业家,在经历了错误的反思之后,开始把实业作为副业,把炒房地产做成主业,好多国企也渐渐不务正业,甚至将国家的救助资金用于投资房地产甚至股市。
统计数据表明,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中国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获得超常规的扩张。截至2008年底,全国注册的房地产企业达到21.4万家,而1986年还不足2000家,2000年约为2.7万家,企业数量和增速都堪称世界之最。快速扩张的房地产业,给中国经济制造了繁荣的神话,也将中国经济包装成一张浮肿的脸。而资产泡沫形成以后蕴含着巨大的风险,2009年广州最大的玩具厂破产,2011年温州老板出现“跑路潮”,还有鄂尔多斯民间高利贷连环套等。试想,如果一个企业是老老实实做实业的,能靠借高利贷过日子维持吗?
其实,投机行动本身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对财富的重新分配而已。脱离了实体繁荣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令人担心的是全民投机,大把民间资金投向虚拟经济,投向房地产,投向股市,而实业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缺,嗷嗷待哺,亟待输血,制约着扩大再生产,更制约着自主创新。
今天,要让大家真正安心做实业,笔者以为,最要紧的是要消除这种投机的土壤,从制度的顶层设计上打消人们的投机心理。当投机土壤不复存在的时候,投资者要资本增值,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实业,通过实业让财富堆积。
因此,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是遏制投机,把民间资本引导到实业上来。而根据逐利是资本的本质这一市场铁律,要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继续遏制投机性需求,将投机资本从房地产市场驱逐出来,引向实业经济。
(作者系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财经媒体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