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对期盼货币政策有所松动的股市人士来说,未免有点错愕。沪深股市没有出现见底回升走势,而是继续下探,在全球股市中依旧扮演着弱势市场的角色。
然而,细心观察当前的内外部经济形势,品读本次会议传递的政策信息。可以发现,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与调控方法和手段与今年不可能雷同。即便在今年,政策前后也有所变化。如,上半年货币环境持续收紧,到第三季度中小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即出台扶持小微企业的九类措施,开始了政策微调。
以此来看明年的情况,明年不仅外部环境不同于激变的今年,而且内部环境也将不同于今年。具体而言,明年中国经济对内对外的三个循环都将会发生新的变化,因此宏观政策措施也将要根据新的情况作出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微调。尤其在消费内需方面,如何采取更有效的办法,已是影响调结构、转方式的全局性问题。
而要看清楚明年宏观政策的具体走向,首先需要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对内对外的三个循环。因为,这三个循环的孰轻孰重以及先后次序,与过去相比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这是哪三个循环呢?
一是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循环,这是中国经济近30多年来最重要的外部循环。30年来,正是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要素差异和比较优势,中国经济才获得了超常发展,成了“世界工厂”。然而,从全球贸易与制造业总体情况看,由于中国增速很高而且体量越来越大,因此,不可能再依赖发达经济体的过度消费来维持这种供给了。这一环节的关系就此发生了逆转。
具体到明年,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双边贸易增速将会继续下降。事实上,这个趋势在近两年已经很明显。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对欧美日的双边贸易增速已低于中国外贸总体水平4到7个百分点。其中对欧美日的出口增速都在逐波下降。当然,这是指增速。由于欧美日在中国出口中占有四成份额,因此即使有一点增长,数量也是可观的。因为它的基数很大。
第二个循环是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关系。这是入世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与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正在日益增强的经济联系。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同比增长25.1%,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也增长了40%。这一数据隐含了第二个循环中的广泛市场需求与复杂的地缘政治需求。
从明年的情况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运行,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量将会继续快速增长,而在“金砖国家领导人蜂会”等合作机制促进下,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也将会保持高速增长。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在寻求总体平衡的同时,在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中也存在着逆差日益扩大的情况。
这样来看,前面两个循环主要是与外部经济的联系,是利用外部市场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行的成功尝试。但是很明显,自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两个循环的重要性和先后次序已出现调整。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正变得日益重要,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则变得趋于稳固。
与前两者相比,现在第三个循环的重要性一下子突出许多,这就是中国经济的内部循环。所谓内部循环可以分两个层面来谈,一是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之间的关系。长期来中国一直以重投资储蓄,轻消费收入为特色。这是历史使然。现在把扩大内需定为战略基点,强调重点要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这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第二个层面则是区域与产业经济关系的调整。由于中国有广阔的经济纵深,有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东中西部之间,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梯度转移与协调发展,也是内部循环的一大内容。而区域与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又对调节收入、消费、储蓄、投资的结构关系提供了条件。
由此不难看出,影响未来中国经济与政策走向的三个循环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认清这一点,对于投资安排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