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纯度或是“短板”
⊙记者 阮晓琴 ○编辑 邱江
丹化科技宣布首套煤制乙二醇装置试产至今已经两年了,投资者等来的不是正式投产的好消息,却是发生生产事故的坏消息。记者昨天获悉,生产线已经暂停,待查明原因后再重启。而更让投资者担忧的是煤制乙二醇的纯度问题。
丹化科技昨天公告,接控股子公司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报告,2011年12月28日凌晨3时,该公司首套煤制乙二醇、草酸装置发生一起生产事故,一台亚酯反应釜搅拌轴断裂,导致反应釜爆裂,造成一套亚酯系统受损。目前,该公司正在排查事故具体原因,加紧进行相关的修复工作。公司称,通辽金煤化工的设备已投财产保险,本次事故对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数据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资本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强烈。当天,丹化科技股价以跌停开盘,最终收于11.8元,大跌8.13%。由此,自11月9日创下24.48元的新高以来,达产率75%的丹化科技近一个半月跌幅高达52%。
一位煤化工装置行业的人士告诉记者,若是亚酯反应釜搅拌轴断裂,导致反应釜爆裂,此系机械故障,应该是因设备加工精度不够造成的,恢复生产的难度不大。但是,亚酯有剧毒,存在爆炸的危险,易因毒气散布及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经记者询问,丹化科技证券代表称没接到人员伤亡的报告。
另一位中石化系统的人士也评价,“这是小事故,没什么特别异常的。”
尽管如此,但此次生产事故表明,丹化科技煤制乙二醇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始终存在问题。
丹化科技的这一装置是全球第一套煤制乙二醇装置,生产规模20万吨,其从试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艰辛而曲折。2009年12月,公司宣布试生产成功。所谓试生产成功,用公司高管的话形容,“相当于车子可以开了,但运转得不是很好,需要进行零部件优化,才能跑得更快更好更稳当。”
此后直至今年12月7日,丹化科技才又宣布:“自2011年10月底开始进行停车消缺,前期开车后一直保持稳定运行,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生产负荷已逐步稳定至设计能力的75%以上,产品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达到设计产能的75%,应该说投产成功了。
但是,两天后即12月9日,丹化科技股价却在达到24.48元新高后开始一路下滑。上述化工界人士称,煤制乙二醇前景非常好,关键技术如果有所突破,股价不应该如此大跌。
记者采访发现,有投资者担忧通辽金煤化工的煤制乙二醇存在产品质量问题。现有的乙二醇全部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而煤制乙二醇以煤为原料,且催化剂也不一样,这会造成终端产品乙二醇在质量上有差异,即煤制乙二醇的纯度与现有乙二醇有差距,从而导致聚酯化纤客户不能接受。
就此,丹化科技证代告诉记者,现有产品做防冻液卖肯定问题不大,但做聚酯卖还需要下游用户认可,“流程上还需要做些改良,要加些装置。”
据记者了解,防冻液价格远低于乙二醇,而且市场需求非常小。如果通辽金煤化工的煤制乙二醇不能用于聚酯化纤生产,其经济性将大受影响。
有化工界人士告诉记者,乙二醇提高纯度并不容易,但用心去做仍然可以解决,可能至少需要半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