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QFII
  • A7:基金·圆桌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特别报道
  • 证监会再报五案 打击证券违法将保持持续高压
  • 去年新增贷款高位回落 今年贷款增速或达14%
  • 去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超2万亿元
  • 专家激辩货币政策 “稳健”存在多种解读
  • “双稀”产业专项实施
    着力提升规模化水平
  • 新年首周美股强劲开局
  • 李伟: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所在
  • 上交所启动
    “投资者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 国土部:今年将从紧投放用地指标
  •  
    2012年1月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财经新闻
    证监会再报五案 打击证券违法将保持持续高压
    去年新增贷款高位回落 今年贷款增速或达14%
    去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超2万亿元
    专家激辩货币政策 “稳健”存在多种解读
    “双稀”产业专项实施
    着力提升规模化水平
    新年首周美股强劲开局
    李伟: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大潜力所在
    上交所启动
    “投资者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国土部:今年将从紧投放用地指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专家激辩货币政策 “稳健”存在多种解读
    2012-0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孙霖 ○编辑 朱贤佳

      ■关注第十六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

      ⊙见习记者 孙霖 ○编辑 朱贤佳

      

      在7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多位专家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稳健的货币政策”作出了解读。学者教授等专业人士普遍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当保持连续性;而以券商高管为代表的机构人士则更倾向于将“稳健”解读为货币政策在持续紧缩后向常态化和宽松化的回归。

      在讨论货币政策调整取向的过程中,多数研究型学者认为,稳定乃至偏紧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在未来若干年内,整个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都应该是紧货币、宽财政,因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货币存量水平并不紧张,而是处于较高水平。李稻葵指出,去年我国货币存量占GDP比重为180%,同时期日本货币存量占GDP比重为60%,欧元区为70%,美国为50%,我国是世界上货币存量占GDP比重最高的国家。高涨的货币存量对整个经济而言,始终存在着潜在的风险。所以,李稻葵认为货币政策从紧应当是未来若干年的基本政策取向。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认同李稻葵的观点。贾康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政策的表述相对清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上一次经济工作会议之后,货币政策已经明确要回归稳健。2012年的货币政策可能较上一年略有调整,但这种调整必须结合国际经济形势来具体判断。如果外部世界发生更不利的情况,货币政策不排除适度宽松的可能,但如果外部经济环境好于预期,则没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建平对货币供给的态度相对温和,但他也特别强调要注意超发货币带来的人民币贬值风险。范建平指出,2012年国内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非常重要,因为我国正面临国际资本流向的新问题。他特别强调,要使得货币政策起到良好的调控效果,汇率制度至关重要。由于外贸出现负增长的迹象,所以有效汇率不应当继续大幅上升,但同时人民币也不能出现大幅度贬值的情况。

      与学者的认识不同,以券商高管为代表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甚至适度宽松,更利于我国经济迅速恢复活力,进而防范经济下行的风险。

      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庆认为,从市场来讲,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要看利率水平的高低,现在来看,要看地方与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财政要看财政赤字的状况。如果从利率水平来看,2012年市场将有望见到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相对2011年宽松的政策财政,这种真正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对去年超紧缩政策的修正和回归,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获得资金的能力将得到增强,进而使他们有能力对经济进行相应地刺激。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从宏观上来看,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趋势是向下的,当前要重点防范的风险是向下而不是向上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