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剑平 王春晖 ○编辑 邱江
2011年资本市场融资1259亿元
2011年,山东积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据山东省金融办证券与资本市场处统计,资本市场融资达到1259亿元,其中股票融资485亿元、债券融资774亿元,占银行新增贷款的比例首次超过20%。
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形势下,山东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年新增上市公司27家,股票融资额485亿元。其中,境内上市22家(创业板上市10家),境外上市5家,15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截至目前,山东上市公司达到226家,上市股票237只,其中境内上市公司146家,境外上市公司87家,累计募集资金折合人民币2589亿元,上市公司数和融资额分别较2011年初增长了13.6%和24.8%。
在山东推进企业上市过程中,重点推动了县域企业上市融资,县域企业已经成为山东企业上市的主体。2011年山东27家新增上市公司中,有19家是县域企业,占比达到70%。
上市公司再融资取得历史最好成绩,15家再融资上市公司实现融资额260.4亿元,占全部融资额的55%。再融资额在历史上首次超过IPO。
山东还出台并实施了推进股权投资的管理办法,目前,已对近10家股权投资类企业予以备案。对全省股权投资机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为推动股权投资机构发展打下了基础。举办了股权投资发展研讨会及项目对接会,邀请相关专家做了股权投资方面的专题演讲,境内外100家知名投资机构与山东拟上市企业实现有效对接。
据了解,目前列入全省重点上市后备资源库的拟上市企业达到800多家。
厉兵秣马备战“新三板”
2011年,山东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积极争取进入“新三板”扩大试点。据了解,山东8个国家级高新区拟到“新三板”挂牌上市资源超过300家。
山东的高新区在推动“新三板”工作方面,已具备了较为完备的制度。首先,重点高新区都成立了推动企业上市的领导小组,一般都是由一把手亲自出马,并协调所有在上市过程中企业将会遇到的职能部门,如土地、工商、税务、科技、财政等等。出台了相应的奖励与扶持政策。一般而言,企业要上“新三板”,券商、会计审计费用及律师费用等前期费用约为100多万元。在山东,高新区政府一般设立了专项的奖励基金,按企业上市进度对企业上市前的这些费用给予扶持。如济南市高新区设立了每年2400万元专项基金;威海市高新区已按进度为多家正在操作“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拨付600多万元补贴。最后,这些高新区都已建立拟上市的后备企业资源库。他们按照相关的财务数据等条件,一家家梳理,建立健全了信息齐全的企业资料。与此同时,还设立了推进企业上市的专家团,为这些企业提供点对点的指导。
金融保险业平稳发展
虽然资本市场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在企业发展中仍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2011年,山东银行业信贷稳步增长,有效保障了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各项存贷款平稳增长,截至2011年11月末,山东本外币存款余额46458.6亿元,比年初增加4804.6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7135.8亿元,比年初增加4642.9亿元。银行机构表外业务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1-11月份,山东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增加1599.3亿元,较好地缓解了信贷规模紧缩造成的融资压力。
保险业持续健康发展,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保险业作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得到较好发挥。2011年前11个月,共完成保费收入1056.87亿元,同比增长10.76%。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306.83亿元,人身险业务收入750.04亿元,分别增长13.59%和9.65%。山东保险机构数量达到71家,其中人身险40家、财产险31家,有力保障了山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