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记者 于兵兵 ○编辑 王晓华
有一位资深投资人,对认识企业价值有独特一套。他并不看重企业财务报表,因为在他看来,目前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都可以技术化处理,成为按照公司董事会要求来编制的宣传品。
而他的独门绝技是参加股东大会和拜访公司,直面企业负责人,观察其言谈间的细微表情变化,及情绪化的语言。因为从心理上讲,一个人的潜意识或真实想法往往会在这些方面得到体现。
面对许家印时,笔者认真“阅读”着这位房地产风云人物在侃侃而谈时的神态变化,语气与情绪,希望了解最真实的房企生存状态。因为这一点,无论对于房地产市场投资者,还是关注整个中国经济的资本市场来说,都至关重要。
根据刚刚公布的数据,去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2个城市房价环比下降,降价城市数量比11月又新添3个。2011年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到了27194万平方米,比2011年11月末又增加1763万平方米。商品房存量再创新高。其中1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高达59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近40%。一线城市中广州、上海、北京的库存平均增幅同比增长约五成左右。
宏观数据背后,是每个企业鲜活的生态演绎。也就是说,企业在不断降价,手里的可售存量又在不断增加。加上企业自己的还贷压力和经营成本高企,房子卖不出去的直接后果是项目“难以为继”。于是亏本抛售、减员缩编等做法在市场上大量出现。
而房地产企业对市场又到底是如何判断的呢?总结下来,现在无非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房地产黄金十年根本性结束了,未来房地产项目的启动成本和入市门槛会大幅提高,企业利润率将大大降低。暴富时代就此终结。另一种观点认为,因为有刚性需求和城市化进程的支撑,一旦限购解除,楼市成交会骤然活跃,房地产业的未来值得期待。
在这种楼市最微妙的转型期,我们采访到了房地产业的风云人物——许家印,希望在他这里可以找到些答案。
记者面前的许家印,表情里没有了2008年时资金危局时的紧迫,也没有2009年上市时的兴奋,更多的是一种“渡尽劫波”的理性和平和,及看透时局的坦然。
许家印不是上述两派的任何一方拥趸。在他看来,形势是很差的,企业一定要稳中求生。但形势又是乐观的,因为中国大量的住宅需求尚在,只要企业深谋远虑地筹划,严格控制风险,仍旧大有可为。
即使对于近期网上流传的恒大裁员30%,许家印仍然直面回答。“文件是我签的,没有错。”许家印说。不过根据他的解释,30%这个数字并不是指裁员,而是对编制的调整。“原来我们为了应对快速扩张,制定了80%的扩编制度。即在实际需要10个工作岗位的时候,按扩大80%的数额来招人,也就是招18个人,因为项目在不断扩张,需要有后备力量应对岗位急剧增加的需求,另外也是为每年一定比例的淘汰制度提供竞争基础。而从去年开始,恒大制定了稳健经营的战略,80%的扩编指标减少30%,只留50%的扩编名额,也就是说还要再招5000人。”这也就是说,恒大并没有因为市场形势不好而大幅裁员,稳定发展的基调没有改变。
恒大今天的稳健作风一定程度上源于2008年那场惊心动魄,甚至可能危及其生存的上市风波。
1992年至1994年,年仅30多岁的许家印,在做了十几年钢铁公司车间主任后,下海试水房地产,并于1997年成立了他的恒大集团。此后,这个小公司一路发展,由40多人到了今天的3.2万名员工。截至今天,恒大经过六个三年计划,由快速扩张期向稳健发展期过渡。期间的2006至2009年,可以说是恒大的“蝶变”时期。
2007年,已经在土地储备上做足准备的恒大开始冲刺香港上市,却因为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而受阻在上市路上。彼时,许家印遇到了人生最大的挑战和危机,用他的话说,是万事俱备,东风却不来。终于,在2008年6月,其费尽周折地募集到了5亿美金,令企业安然渡过资金缺口期。此后,随着楼市回暖,其百亿销售回款到账,终于渡过了恒大最残酷的“寒冬”。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在香港上市,许家印一举登顶中国首富。此后,恒大继续高举高打,快速扩张,并在2011年实现销售面积全国第一,土地储备1.3亿平方米,房地产项目187个。
而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恒大在2011年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印象不是这些炫目的数字,而是其率先降价的敏感。“许家印已经变了。经过了2008年,他的性格里少了一丝天不怕地不怕的激进,多了很多谨慎和敏感,更加成熟和理性。相比于没有经历过危机的企业,恒大更看重稳健的重要性。所谓畏者无祸。对市场一定要心存敬畏,或许才是这一轮房企安然过冬的上策。”一位了解许家印房地产业内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