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峰 ○主持 于勇
三年前,笔者与会亚洲金融论坛时,香港特首曾荫权先生语出惊人:人民币业务将是香港下一个增长点!如果说此观点当时还是一个设想的话,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香港各界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多的实践,该设想应该说已部分成为现实。
香港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人民币贸易结算方面,2011年经香港地区银行结算的人民币贸易量已近2万亿元,占全球人民币贸易结算量的八成;2011年共有87个人民币债券在港发行,总值超过1000亿元,是2010年的三倍;截至2011年11月底,香港的人民币存款由2010年的3149亿元翻倍至6273亿,占香港全部存款的10%,香港已拥有离岸市场中最大的人民币资金池。
目前,人民币贸易结算量只占到内地对外贸易总量的9%左右。如果人民币贸易结算占全部贸易结算比例未来能提高到30-40%,则意味着离岸人民币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内地资本项下仍受管制的情况下,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香港地区有优厚条件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核心市场,并辐射其他海外地区。
在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方兴未艾之时,应该说人民币跨境业务能否进一步发展最关键问题是对风险的考量。
人民币在内地还不是一个完全自由兑换的货币,但是人民币在境外是可以自由使用的。这两个问题既相关,又相对独立。原则上说一种货币离开它的发行地之后,就不再受到发行主体的管制。同样的道理,人民币在境外如何使用主要取决于当地的监管规则、当地的市场需求。
离岸人民币业务“蛋糕”做大了,境外人民币资金出路也是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香港6000亿人民币资金池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迅速增长起来的。过去一两年主要的动力一是来自于内地的企业在贸易项下的需求,很多的人民币资金到了境外形成沉淀。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境外很多个人和企业对人民币存在单向的升值预期。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更加市场化。在岸和离岸两个市场,套利空间在逐渐缩小,尤其是香港市场人民币存款利率也在逐渐上升。境外人民币需求从过去单向升值的预期已经逐渐转到,包括可能在考虑它的回报,包括投资的回报、包括存款的回报等等,由于这样一种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人民币产品市场更快的发展。
事实上,至去年9月底,香港人民币贷款资产规模大概有190亿人民币,比2011年年初只有20亿,规模是有显著增长。部分企业可能会通过直接投资或者股东的贷款借入人民币,因此人民币贷款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去年10月人民币FDI政策出台,也为香港人民币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宽了发展空间。在政策出台不到两个月,人民币直接投资的金额已有160亿。汇丰预计,2012年香港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将达到2600亿到3100亿人民币。市场总规模翻一番。在IPO市场方面,预计人民币计价的IPO将受到市场欢迎,未来五年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会占香港联交所股票总市值的15%。
除了广受关注的扩大RQFII规模和内地股市ETF挂牌港交所等即将出台外,笔者通过香港商品交易所主席张震远先生了解到,该所也在积极筹备人民币计价的商品期货品种,并计划年内挂牌。可以说,在人民币资金池初具规模后,香港人民币产品市场已被初步激活。
香港作为内地走向国际的窗口,其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得益于内地市场庞大需求的支持。在人民币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岸和离岸市场的逐步融合,形成机构的相互配合、资金的有进有出、业务的良性循环,就尤为重要。所以,离岸人民币业务既是对政策空间的争取,也是顺应内地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而应运而生的。当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良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前提。认清了这个趋势,对政策空间的敏感应该可以缓和点了。(作者系本报市场编辑部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