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信息披露
  • 12:公司·融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调查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电子行业景气度现反转曙光
    券商看好苹果产业链公司
  • 银河证券:
    震荡回升格局有望延续
  • 市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 “开门红”夭折 后市需谨慎
  • 最新评级
  • 期待流动性机会
  • 行业报告
  •  
    2012年1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观察
    电子行业景气度现反转曙光
    券商看好苹果产业链公司
    银河证券:
    震荡回升格局有望延续
    市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开门红”夭折 后市需谨慎
    最新评级
    期待流动性机会
    行业报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市场最困难时期正在过去?
    2012-01-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虽然A股在龙年首个交易日未带来惊喜,不过,推动股市持续调整的利空因素已趋于平稳。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且今年可能是十年长周期的拐点年,虽然目前市场心态十分犹豫谨慎,但中短期内(至少上半年)行情值得期待。

      春节期间国内房市销售清淡,惠誉评级公司也宣布下调意大利等5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给市场带来一些利淡因素。不过,这些都是此前已有充分预期的事情。实际上,主要外围股市继续保持年初以来所形成的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趋势始于去年底,如恒生指数等的底部形成于去年10月。从底部区域的角度观察,去年10月上证指数触及2307点开始,市场整体已步入估值底部区域,虽然随后指数再创新低至2132点,但形成一个陷阱式的探底回升,使区域震荡的估值底更为扎实。现阶段,经济增长下降速度趋于平缓,通胀也明显得到控制,随着紧缩的货币政策逐步趋缓以及积极财政政策,上半年有望沿着U型震荡回暖的趋势展开。从春节前后一批领先型品种的强势运行看,它们已开始越过布林通道外轨,重新站上250日线。据此推测,上证指数短期内将逐步站稳于2300点,并反复向U型左侧高点2536点展开攻击。这一过程虽然有些反复,但趋势渐成。

      在反复回暖过程中,风险来自于高估值品种的结构性调整,而机会则在低估值群体中不断形成。低估值品种中,市场首先关注的是成长拐点。以宏观研究的预测,全年经济增速低点极可能出现于一至二季度间,因此,按照自上而下的投资思路,首先受益的是对新一轮经济增长敏感度大的行业,即所谓“早周期”行业,像汽车、家电、房地产以及有色、煤炭等,券商、保险等弹性投资行业也会间接受益。与经济增速拐点相伴的是经济增长结构转型,在房地产调控、基建放缓、出口受阻的背景下,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的消费服务将成为长期热点,与之伴随的是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保健、文化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形成。

      无论是早周期,还是转型,蓝筹型企业从中受益是最为明确的。蓝筹股这一概念,初期因规模、时间等因素限制,蓝筹股的概念是含糊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A股中的蓝筹股形象开始逐步浮现。其基本特征是现金股利支付稳定、增长预期稳定,虽然它们多是大型企业、大市值、业绩良好,但绩优股、大盘股并不等于蓝筹股。除了上述支持蓝筹股走强的因素外,还有增量资金的供给已开始转向强化社保基金为代表的大型长期投资机构资金,它们更偏向于蓝筹股的配置。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分红政策、做空对冲等制度的建立,也为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条件。现阶段,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也具有极强的投资吸引力,且成长前景与增长潜力也不缺乏。

      我们发现,早周期蓝筹股大多属于竞争充分的行业,而且经过多年的竞争,已出现一批行业龙头优势企业。如房地产业的万科,金融业的招商银行、中国人寿,家电业的美的电器、格力电器、青岛海尔,汽车业的上汽集团。此外,还有一类以占据资源为基础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不断取得竞争优势,如煤炭业的中国神华、交通运输业的大秦铁路、石油石化业的中国石化等。不过,基于传统产业估值支持而缺乏持续成长预期的原因,这些蓝筹股机会将体现为价值挖掘所带来的波段性上涨,上涨幅度不宜看得太高。更重要的策略应该是广泛寻找相对价值挖掘,继早周期蓝筹股之后,会有估值结构下的比价牵动,以及成长投资的资金推动等,热点轮动将成为重要市场特征。此外,今年也应该关注债券市场,在经济复苏时期,受降息预期、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刺激,债券资产预期会有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