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调查·产业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国家林业局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要点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提速
  • 我国碳交易试点明年将正式启动 2015年有望全国推广
  • 龙年开头喜迎IPO“红包”
    中概股静候上市窗口期
  • 汽车经销商加紧上市融资 行业面临深度洗牌
  •  
    2012年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产业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产业纵深
    国家林业局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要点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提速
    我国碳交易试点明年将正式启动 2015年有望全国推广
    龙年开头喜迎IPO“红包”
    中概股静候上市窗口期
    汽车经销商加紧上市融资 行业面临深度洗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家林业局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要点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提速
    2012-0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文嫣 梁敏 ○编辑 王晓华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时交易行情显示屏 资料图

      国家林业局发布应对气候变化要点

      国内林业碳汇交易提速

      昨天,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二五”行动要点》(下称“行动要点”),着重突出了“十二五”期间林业在推动低碳发展、缓解减排压力方面的具体目标,未来5年,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并初步建成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据碳排放权交易专家分析,这有望从机制上破解目前我国林业碳汇、碳汇造林等项目推进中面临的困境,体系相对独立的林业碳汇交易也将更趋成熟。

      ⊙记者 王文嫣 梁敏 ○编辑 王晓华

      “行动要点”敦促

      加快林业碳汇交易

      部分企业

      将获新利润增长点

      “行动要点”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完成造林任务3000万公顷、森林抚育经营任务3500万公顷,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21.66%,森林蓄积量达143亿立方米以上,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以上。湿地面积达到4248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上,逐步建成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并着重提出了完善林业碳汇、碳汇交易等市场化减排机制的目标。“行动要点”提出将加快推进全国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开展区域林业碳汇计量监测试点。组建各区域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加强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碳汇计量监测机构、队伍和管理体系。加快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标准体系,结合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试点,同步推进碳汇计量监测工作。开展木质林产品碳储存、林业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碳计量技术研究。开展湿地碳汇计量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启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调查评估试点等。

      在推动国内碳汇造林试点方面,“行动要点”提出将积极推进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碳汇造林活动。探索开展林业低碳经济综合试点。结合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开展林业碳汇试点示范。开展林业碳汇产权、碳汇交易等相关政策研究和试点。

      

      部分企业

      将获新利润增长点

      去年11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与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先行在浙江义乌开展林业碳汇交易试点。试点启动仪式上,有10家企业签约认购了首批14.8万吨林业碳汇,每吨价格为18元。记者在华东林权交易所网站上看到,正在挂牌的6个林业碳汇项目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于2008年在全国首批实施的6个碳汇造林项目,分别为北京市房山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甘肃省庆阳市国营合水林业总场、广东省龙川县、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和浙江省临安市毛竹碳汇造林项目。项目计入期均为20年,经审定的净碳汇量共为148572吨。除了华东地区,林业部门还组建了中南和西北两个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我国林业碳汇交易模式雏形初显。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日前发布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已经赋予林业重大使命,国内林业碳汇交易风生水起。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李怒云曾公开表示,开展林业碳汇交易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交易平台,有形市场,计量、监测、评价、认定程序在内的标准评价体系以及与森林产权相联系的制度规范等,目前国内相关的交易政策还未出台,认证、注册的相关规定也正在制定、完善中。

      另据国内碳排放交易专家透露,虽然国内碳排放交易均属“摸石头过河”的阶段,体系相对独立的林业碳汇交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更大。近几年国内相关地方环境能源交易所挂牌交易的CDM项目(清洁发展机制)的买家主要来自国外,受到强制性减排约束。随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陷入纷争,CDM项目未来交易具有不确定性。而国内买家均属于自愿减排的企业机构,尤其推动林业碳汇交易的组织往往需要通过游说募捐方式才能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实施。很有可能买家付款在先,造林在后,碳汇林实际固碳能力无法精确化测算,这种模式与市场化、标准化交易存在较大的距离。

      因此,碳排放权交易专家认为,此次发布的“要点”有望从机制上改善林业碳汇交易的困境,而体系相对独立的林业碳汇交易也将更趋成熟。

      目前,国内林业及配套改革进展迅速。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25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改革任务,建立了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全国已确权集体林地25.24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2.23%。

      记者发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华东林权交易所均已出现了林纸一体化、地板企业造林项目的融资挂牌信息。专业人士分析称,随着国内林业碳汇交易机制的完善,交易收入有望成为林业种植、木材加工、造纸等拥有林业资源的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