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产业纵深
  • 12:调查·产业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 经济软着陆无忧
  • 从“挤泡沫”到“破僵局”:
    撬动龙年楼市支点何在
  • 从PMI分项数据
    看中国经济“危”与“机”
  • 十大城市住宅均价
    19个月来首次同比下跌
  •  
    2012年2月2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 经济软着陆无忧
    从“挤泡沫”到“破僵局”:
    撬动龙年楼市支点何在
    从PMI分项数据
    看中国经济“危”与“机”
    十大城市住宅均价
    19个月来首次同比下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从PMI分项数据
    看中国经济“危”与“机”
    2012-02-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梁敏 ○编辑 衡道庆

      ■新闻分析

      ⊙记者 梁敏 ○编辑 衡道庆

      

      2012年中国经济有“危”也有“机”,这一点或许从昨日公布的2012年首月PMI数据就可见一斑:由于欧美经济低迷,外需乏力,出口面临巨大压力,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但另一方面,内需仍然表现强劲,今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或更加明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昨日联合发布数据,1月份PMI继续回升至50.5%,从分项指数来看,1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9%,比去年12月下降1.7个百分点,仍然在收缩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反映外需水平回落,对外部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的冲击还需高度关注。

      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就显示,1月份进、出口增速已经双双落入负增长区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昨日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出口面临的困难加大。

      虽然外需疲软,但值得注意的是,内需仍然强劲,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助力。

      数据显示,PMI上升的主要动力来自内需。继去年12月上升2个百分点以后,新订单指数今年1月又上升0.6个百分点至50.4%,为最近三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新订单指数上升,主要受消费品需求上升拉动,生活消费品行业新订单指数达到58.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新订单指数达到60%以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内需回升比较快既有阶段性因素,又有趋势性因素:一方面,1月正值元旦、春节,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等行业需求回升明显;另一方面,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居民收入增长累积效应显现,带动消费增长。

      美林美银在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也指出,从PMI分项指数来看,内需强劲,春节黄金周消费强劲为经济增长持稳提供了助力。“新订单指数虽然上升,但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意味着国内订单升幅更大。这体现出去年10月以来宏观调控政策有所放松,内需有所提振。”

      事实上,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人士认为,外需将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投资或将放缓,但消费则会保持平稳增长,从而为经济增长贡献提供更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