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姜智强 漆鑫
○编辑 杨晓坤
2012年伊始,债务资本市场相继爆出了鞍钢中票“乌龙违约门”事件和北京地杰通信集合票据主体违约风波,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信用债券市场的信用违约风险立即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仿佛我国债务资本市场信用违约风险的“黑天鹅”已然飞降,各种担心和忧虑一时间甚嚣尘上。
回顾2011年,我国债务融资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突破了3万亿元。这不仅大大加快了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进程,也增强了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力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无风险不市场,债务资本市场当然也不可能例外。因此,我们要正视当前债务资本市场出现的此番信用违约风险的风波,这是一个正常的经济现象,体现了市场经济内在的一般规律,且债务资本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也表明,经受信用违约风险的洗礼,是其成长和成熟的必由之路。
我国债务资本市场当前信用违约风险的风波之所以引起了市场和社会极大的关注与担忧,是由于我国债务资本市场的发展过于顺利,从来没有发生过违约事件,缺乏处理信用违约风险的经验和能力,并且也造成了对信用风险认知也不够透彻与深入。尽管不发生信用违约事件必然是资本市场各市场主体和监管当局最期望的结果,但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情况是必然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信用违约风险是债务资本市场发展的一面镜子和一把标尺,不经过信用违约风险的磨炼,我国的债务资本市场永远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成熟。
首先,信用违约风险反映了市场发展的真实情况,能够切实衡量市场的发展程度,为债务资本市场各市场主体和监管当局提供决策依据。正如前文所述,风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市场不发生违约事件,不代表市场就不存在风险;恰恰相反,市场风险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释放,不仅会使市场主体和监管当局滋生麻痹心理,放松对风险防控的警惕,更有可能积聚成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而此时一旦出现意外状况,则极有可能引致连锁反应,而不会是单纯的个体违约事件。
其次,市场主体在经历和应对信用违约风险的同时,能够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进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市场活力,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经济之所以有效率,就是由于其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能够使资源自发地实现从低效率市场主体向高效率市场主体的转移;而决定市场主体优胜劣汰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其风险管理的能力。因此,信用违约风险其实也是检验债务资本市场各市场主体核心竞争力的一块试金石。在能够充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基础上,个体性的信用违约风险对推动债务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再次,当前我国债务资本市场信用违约风险实践的相对缺失以及由之造成的对信用违约风险认识的不足,已经对我国债务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一方面,由于缺乏信用风险的实践经验,各市场主体对信用风险认识不够深入,总是被动地规避信用风险,而不是去主动地管理信用风险,这就成以大企业为主的高评级、低收益债券广受追捧,其发债额度已经逼近发债上限,未来的增长空间和边际效益日趋微弱,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评级、高收益债券发行却十分艰难,债务资本市场整体对社会融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各市场主体对信用风险的刻意规避造成的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困难,进一步导致了金融资源在债务资本市场过度向大型企业集中,不利于在金融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兼顾“公平”的基本要义。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更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与稳定的大局,亟需我国债务资本的各市场主体加强对信用违约风险的深刻认识,变被动回避为主动管理,在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加自身收益、提升市场效率的同时,也能有力促进我国债务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前我国债务资本市场所出现的信用违约风险恰恰是其能够得到历练、真正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契机,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担忧,我国债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势头仍然是绝对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