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未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欧债危机不断扩散、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及人民币升值动力趋弱等因素影响,外资持续流出趋势短期内将难以逆转,但这可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
□作者 边绪宝
作者系齐鲁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
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连续3个月持续减少,其中去年12月份我国新增外汇占款比前一个月减少1003亿元。在笔者看来,受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元指数持续走强、欧债危机不断扩散、我国经济增速预期放缓及人民币升值动力趋弱等因素影响,外资持续流出趋势短期内将难以逆转。
之所以这么看,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长及国家外汇储备变动情况显示,受诸多国内外因素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投机资本正持续不断地撤离我国,外资流出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和FDI合计为287.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20亿元,结合当月外汇占款的变动情况,去年12月份的外资净流出规模超过440亿美元,流出规模远超前几个月。另据央行的统计数据,去年四季度我国外汇储备累计净减少205.35亿美元,同期贸易顺差与FDI之和约为74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有去年四季度约有1000多亿美元流出我国。
其实,引发当前国际资本持续流出我国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或为外资撤离的最大诱因之一。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于下降通道,并且在去年11月跌破50%的荣枯线,PMI跌破荣枯线造成资本市场严重恐慌。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则显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2.73%,这是近几年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连续出现负增长。多家中外官方研究机构近期发布研究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在2012年将面临一定的下行风险。
另从人民币汇率来看,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超过30%,未来继续升值的动力正趋于减弱。在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减弱的情况下,以避险和追求短期收益为目的国际资本选择“撤出”,也渐成必然趋势。
第二,欧债危机也迫使欧洲的资本面临主动撤回的较大压力。欧债危机不断恶化,已导致欧元区金融体系内流动性的大规模缩减,也需要大量的资本快速回流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
统计数据表明,欧元区在今年一季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偿债压力,这包括即将到期的2500亿至3000亿欧元的国家主权债券、2300亿欧元的银行债券及2000亿欧元的企业有担保债券,单是意大利在今年2至4月就有高达1500亿欧元的到期债务。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加深,必然会迫使欧洲金融机构逐渐撤回境外资金。
第三,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都出现程度不等的资本净流出,这是一种新的全球现象或趋势,进而导致这些国家的本国货币对美元相继贬值。例如,印度卢比对美元下跌18%,俄罗斯卢布对美元的跌幅超过15%,巴西雷亚尔对美元贬值约17%,南非兰特对美元贬值幅度约为21%。除金砖国家外,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
当然,也必须看到,外资持续流出我国并非坏事。因为,自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存在长期升值的预期,导致近几年流入我国的国际热钱可能高达数千亿美元。尽管外资的持续流入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外汇资金,但短期国际资本的流入一定程度上又干扰了我国正常的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例如,去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持续紧缩,存款准备金率也一再调高,很大程度上是央行利用存款准备金这个“池子”来锁定不断涌入的国际资本造成的被动之举。
从这个角度分析,外资的持续流出,反而可以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例如,应对未来外资的撤出,央行可以把存款准备金率从对冲外汇占款的需求中解脱出来,由此增强货币政策的更大调整空间,可以缓解当前因存款准备金率过高造成企业融资难和融资成本畸高等压力。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未来几个月CPI持续下降,货币政策将在“稳健”的总基调下积极开展预调与微调,合理释放流动性。从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仍将是货币政策预调微调以及促进金融业加快服务实体经济的首选操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