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的紧要关头,在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服务于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酝酿10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应运而生。创业板市场运行两年多以来,在配合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实施,稳增长、促就业、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和科技兴国,推动建立支持实体经济的资本形成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记者 周翀 马婧妤 刘伟
风雨兼程,创业板市场运行至今已有2年零3个月。通过对创业板市场规模、投资者结构、上市公司分布和经营业绩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创业板市场运行成效总体评估结果基本达到“四星级(良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分布”指标摘得五颗星——对创新最为活跃产业实现“全覆盖”。
更具意义的是,市场规模已超7400亿元的创业板,为众多苦苦摸索寻求资本雨露滋润的中小企业送来了及时雨。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环,投资者还在期待创业板带来更多惊喜。
市场规模评估:★★★★(良好)
2009年10月30日,万众瞩目之下,首批28家企业集体敲响了创业板开幕的钟声。截至2011年底,中国证监会共受理创业板申报企业630家,完成审核442家;召开发审委会议220次,审核企业376家,通过企业314家。
从年度情况看,2009年底,创业板上市公司为36家,总市值超过1600亿元;2010年底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50家,总市值超过7300亿元。而截至2011年12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81家,占深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19.91%;上市公司总市值为7433.79亿元,占深交所总市值的11.2%;上市公司流通市值2504亿元,占深交所流通市值的5.95%。
行业区域分布:★★★★★(优秀)
两年多来,创业板市场飞速发展,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速经济增长催生了一批充满活力、勇于创新的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创业板公司广泛分布于16个行业,覆盖了我国创新最为活跃产业地带,创业板市场制造业比重显著低于其他市场,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特点十分突出。(下转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