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A市场资金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期货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国投信托回应质疑:
    产品没有问题
  • 上市券商
    1月整体盈利6.4亿元
  • 民生银行正式发行
    小微金融债
  • 发行“寒冬”份额难增长 基金考核更注重保有量
  • 险资入市交易敲定两模式
    券商分羹佣金有门槛
  • 招商基金
    资管规模突破700亿
  •  
    2012年2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国投信托回应质疑:
    产品没有问题
    上市券商
    1月整体盈利6.4亿元
    民生银行正式发行
    小微金融债
    发行“寒冬”份额难增长 基金考核更注重保有量
    险资入市交易敲定两模式
    券商分羹佣金有门槛
    招商基金
    资管规模突破700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行“寒冬”份额难增长 基金考核更注重保有量
    2012-02-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婧文 ○编辑 张亦文

      

      弱市当道,在新基金密集发行的背景下,新基金发行遭遇了认购“寒冬”。据记者了解,随着基金业发展进入低迷期,不少大中型基金公司2012年的考核将更加注重份额保有量,而非之前的份额增量。

      基金公司一位渠道人士透露,上海以及深圳、广州等部分大中型基金公司今年的考核将更加侧重份额保有量。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之前公司的考核侧重份额增量,预期今年市场将处于弱平衡状态,新基金发行更加艰难,因此公司加大了对份额保有量的考核。在其看来,2008年到2011年,这几年新基金发行经历了“大跃进”,新基金数量激增,但全行业规模却陷入了“停滞不前”,随着整个行业进入低迷期,以后会有更多的基金公司在保有的基础上做文章的,相信更多的公司会从强调首发转向强调持续营销。

      事实上,从去年新基金发行来看,基本上是“赔本赚吆喝”。银行销售渠道要求的尾随佣金费率越来越高,加上名目繁多的营销费用,发行成本不断攀升,而新基金一旦打开封闭期,“帮忙资金”撤离之后,份额就会急剧缩水,新基金发行变成了“越发越亏”。

      “今年很多基金公司的思路也开始转变了。很多公司首发基本上是面子工程,而且随着发行成本的上升,基金公司利润率下降亦很难达到股东的考核要求,因此部分基金公司对于首发规模不会那么注重了。”业内一位人士表示,“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但只要静下心来做好老基金的持续营销,也能实现规模的有效增长。”

      随着新基金发行明显亏本且越来越难,部分基金公司重拾对老基金持续营销的重视。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过去过度重视IPO,轻视持续营销的做法,令投资者和基金公司都有很深的教训,未来需要更加重视持续营销,将更多的资金引入有赚钱机会的产品,重新建立持有人的信心。

      而据记者了解,上述基金公司由于在去年4季度把握住了债基的投资机会,持续营销效果相当明显,带来的增量远远大于同期新基金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