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路演回放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RQFII募集进入最后冲刺期
    投资热情仍有待唤醒
  • 市场疲弱考核承压 中金公司“末位淘汰”投行员工
  • 机构一线
  • 分红险红利下降 险企陷“收益与销售”两难
  •  
    2012年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RQFII募集进入最后冲刺期
    投资热情仍有待唤醒
    市场疲弱考核承压 中金公司“末位淘汰”投行员工
    机构一线
    分红险红利下降 险企陷“收益与销售”两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RQFII募集进入最后冲刺期
    投资热情仍有待唤醒
    2012-0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时娜 ○编辑 梁伟

      

      本周四,国泰君安国际旗下的“国泰君安巨龙中国固定收益基金”即将率先截止认购,成为最先结束募集宣告成立的RQFII基金。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在售的18只RQFII基金的募集工作也进入最后冲刺期,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似乎仍有待唤醒。

      18只RQFII基金扎堆发行

      香港证监会的资料显示,截至2月13日,获准发行的RQFII基金已达18只,这18只基金的发行人分别是汇添富、南方、大成、国泰君安、华夏、中信、博时、中金、广发、嘉实、海富通、招商、易方达、海通、申银万国、国信、华安、安信的香港子公司。

      以上18只RQFII基金于1月11日以来相继面向离岸人民币市场募集资金,目前募集期已接近尾声,从本周四开始,这批基金将相继结束募集,成立基金并开始投资。

      最先截止认购的为国泰君安国际旗下的“国泰君安巨龙中国固定收益基金”,该基金将于16日结束募集,并拟于当日宣告成立基金;紧缩其后的是汇添富香港的“汇添富人民币债券基金”及大成国际旗下的“大成中国人民币固定收益基金”等,它们拟于17日结束募集;而下周将迎来RQFII基金成立的小高潮,南方东英旗下的“南方神州人民币基金”等多只在售的RQFII基金将陆续结束募集,其余的最迟也将在2月底或3月初截止认购。

      根据各基金销售文件,同时推向市场的这批RQFII基金产品非常相似,都通过银行渠道发行,首次认购费为3%或5%,每年的管理费则在1%至1.5%之间,募集人民币资金80%至100%投向内地债券市场。

      认购情况并不如想象中热烈

      虽然已临近截止日期,但据记者了解,至今仍未有一只基金的销售金额达到预期目标。国泰君安国际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袁军平表示,要到募集结束的当天才知道具体认购情况,因为很多机构投资者认购产品要走相关程序,比如需要董事会各成员签字等,所以一般会拖到最后一天才会敲定投资金额。

      南方基金总裁助理兼国际业务部总监丁晨也表示,由于资金有时间成本,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会直到截止认购那天才会把钱打过来。

      据了解,为了在众多的相似产品中脱颖而出,各机构无不使出浑身解数,赴全球路演、特训式销售等等,但效果并不显著。多位中资机构发行商负责人告诉记者,“认购情况并不如想象中热烈,尤其是零售市场。”

      有负责RQFII基金销售的消息人士指出,由于发行RQFII产品的中资机构普遍没有面向散户发行产品的经验,导致基金的零售过度依赖银行,银行的认购费偏高使得RQFII产品的收益率无法吸引散户;而人民币升值预期放缓,离岸、在岸债券市场利率收窄等因素,也使得机构投资者犹豫不决。

      此外,按照中资机构开始的设想,香港当前接近6000亿元的人民币存款总额的资金池,应该足以支撑200亿左右RQFII基金产品的发行。但是,有熟悉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消息人士表示,近6000亿的人民币存款中,相当大一部分为企业用于贸易结算的流动资金,同时近几年来密集发行的人民币定息产品也分流了大部分人民币资金,真正可用于投资RQFII基金的人民币资金也就数百亿。

      在募集的最后冲刺阶段,大部分RQFII发行商将希望寄托在机构投资者身上,因为,“机构大户的一张‘大单’,往往就是银行众零售客一整天的销售额”。大成国际等机构表示,在募集过程中,收到了一些机构投资者的申购申请,将会考虑为机构投资者预留一定的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