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要闻
  • 5:焦点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调查·产业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上汽一车分饰两角色
    “上海”与“荣威R95”双品牌公私通吃
  • “上海”牌的前世
  • 风向
  • 北汽瑞典招募人才 年内推出“北京”牌
  •  
    2012年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上汽一车分饰两角色
    “上海”与“荣威R95”双品牌公私通吃
    “上海”牌的前世
    风向
    北汽瑞典招募人才 年内推出“北京”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汽一车分饰两角色
    “上海”与“荣威R95”双品牌公私通吃
    2012-0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记者 吴琼

      

      在国家政策鼓励公车采购优先考虑自主品牌的春风下,上汽集团宣布进军高端市场。记者获悉,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正计划推出“荣威R95”,这是中国人自主研发的B+级自主品牌轿车;此外,上汽集团自主品牌将重新启动“上海”牌,进军公务车采购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市场。至此,上汽集团将拥有“荣威”、MG、“上海”三大自主品牌轿车。

      双线落地

      上汽集团的高端自主品牌轿车路线正双线推进。一条是品牌线,另一条是产品线。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第233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显示:3款型号的“上海”牌轿车赫然在列。对此,上汽集团承认,“上海”牌确已列入上汽集团乘用车的新产品规划。按照未来规划,“上海”牌轿车将成为上汽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主攻高端公务车市场及新能源汽车市场。

      据介绍,首款“上海”牌轿车将为“荣威R95”。“荣威R95”采用双品牌落地模式,以双吃公务车采购和私车消费市场。在进入公车采购渠道时,“荣威R95”将单独挂“上海”牌;在私车消费市场,仍挂“荣威R95”。

      此前,记者在上汽集团研发中心曾看到“荣威R95”,应归为B+级加长轴距车型,其轴距长达2837mm,车身长度直逼5米。上汽集团研发中心高层表示,R95空间堪比行政级轿车;其排量为2.0L至3.0L排量,采用目前最为先进的TGI智能缸内直喷技术,动力充足且燃油经济性高,这将成为“荣威R95”进军公务车采购市场的一大优势。

      据悉,在私人消费市场上,“荣威R95”的主销产品将以B+级为目标市场,旗舰产品则主攻C-级阵营。其中“荣威R95”B+级意欲借空间、动力抢占公务车采购的商机。

      “上海”牌复出

      当问及为何此时让“上海”牌重新出山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连连叹息“来迟了”,他说:“几年前,(就)应该启动上海牌。”但上汽集团内部却并不认可。早在2006年,上汽集团启动首个自主品牌“荣威”系列前,业内一度猜测上汽集团或考虑复兴“上海”牌。但上汽集团认为彼时重振老品牌的时机不成熟。不过,上汽集团并未放弃“上海”牌亮相的各种机会。在多个车展上,“上海”牌的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车都放在显眼位置;此外,“上海”牌曾经也成为服务世博会的指定用车。

      2012年,上汽集团认为“上海”牌重整旗鼓的时机已经到了。第一,市场开始从追逐洋品牌,转为认可一些有质量、有品位的老品牌。如回力球鞋、北冰洋汽水等一系列老品牌重新焕发生机;第二,上汽集团自主研发能力已能够支撑向高端进军。2006年,上汽集团推出“荣威”品牌;2011年“荣威”已经成功跻身中高级车市。

      重振“上海”牌,最大的动力则来自于政策变化。据悉,今年将出炉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将发生重大变化,自主品牌汽车或将成为公务车采购的主力军,甚至是唯一选择。董扬称,政策仍在制订中。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表示,此前国家工信部发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实施后,公务车新政实施后将明显增加对自主品牌企业的采购数量。因为合资品牌及车型多不符合其中两条规定,而部分自主品牌却能达到。第一个规定是:“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第二个规定是:“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

      在研发上提前做好准备的上汽集团,正好顺政策之势推出“上海”牌。借公务车采购商机重振“上海”牌,借助于“荣威R95”满足公务车消费者需求、充实“上海”牌产品线,俨然成为上汽集团自主品牌运作的连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