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于“热钱”流出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艾家静
去年年底,我国外汇占款连续三个月“告负”,一时间,有关“热钱”流出的猜测不胫而走。对此,外汇局在23日发布的《2011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中揭示了外汇占款下降的原因,并强调:外汇占款下降不等于“热钱”流出,而是反映了境内外汇供求状况的显著变化。
所谓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就是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在市场购汇形成自身外汇资产而相应占用的人民币资金。如果在外汇市场卖汇,则收回人民币而使外汇占款下降。
2011年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较上月末下降249亿元人民币,为2008年1月以来首次单月净减少。如果剔除2007年12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以外汇储备注资中投的政策性因素,为2001年1月以来首次。去年四季度,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累计下降1531亿元人民币。
外汇局解释,2011年9月底以来,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我国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人民币汇率预期开始分化,在跨境资金净流入放缓的同时,境内银行、企业等机构及个人的结售汇意愿随之改变,结汇倾向减弱、购汇意愿增强,导致结售汇顺差减少甚至转为逆差。
而到了去年四季度,央行为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引起外汇储备减少、外汇占款余额下降。其中,四季度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余额累计减少1465亿元人民币,占整个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下降的比例达到96%。
报告指出,央行外汇占款下降转为境内银行、企业和个人等主体购入并持有外汇。首先,银行等金融机构增持外汇头寸,用于满足客户远期购汇和自身购汇需求。四季度,央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下降66亿元人民币,主要是由于部分银行将往年以外汇形式交存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结汇,若剔除上述政策因素影响,央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呈上升态势,即这些机构主动购入了外汇。四季度,境内银行收付实现制外汇头寸累计增加217亿美元。
其次,境内企业和个人等非银行部门持汇意愿上升。四季度企业、个人等从银行净购汇129亿美元,但从总体看并没有出现跨境净支付,反而是净收入了近100亿美元外汇(剔除了人民币跨境净收入)。同期,企业、个人在银行的外汇存款余额增加了200多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