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凤春 ○主持 于勇
估计“流动性”是财经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词,所有和“钱”、“资金”以及“政策”相关的概念,大致都和这个词脱不开干系,很多人的投资决策,也和它密切相关。
但是这个概念掩盖的可能比揭示的多,它和股市的关系,恐怕也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最原始的流动性,大致指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不过,现在任何市场中的“资金”进出、或者“资金”价格升降或者经济中“资金”供给的变动基本上都理解为流动性的变动。那么它们和市场的关系到底怎样呢?
与市场关系最直接的,恐怕就是“市场”内的流动性。价格的变动是买卖的结果,更多的人愿意把更多的钱买股票,它自然会涨。在这个意义上,流动性和价格一样,是交易这个硬币的两面。
也就是说,场内的流动性本身对市场走势的预测作用,在于帮助确定市场资金的供给、需求,以及背后的行为和观念,这是理解市场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量”和“价”的对应,至少技术分析的传统看,并不是那么确定。
稍微间接一些的,是“资金”价格和供给的变动。这些“资金”的价格大致指的是各种定义下的利率,而供给在很多时候指的是货币信贷的投放。那它们和市场的联系如何呢?
联系之一是在资产的配置上。如果你看到利率下降了,或许可以去设想因为一部分资产已经变得太贵,升值空间有限,人们在接下来的时间会投资股票。这样的逻辑好像可以应用到房地产市场上:因为国家调控房地产,所以大家就不买房子买股票了;不过这一年多以来情况好像不是这样。
事实上,用资产A的价格来预测资产B的价格,需要明白驱动A的力量是什么,这个力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再去分析这些变动最后对B有何影响。忽视价格变动背后的逻辑,直接用历史上价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预测,无异于刻舟求剑。
联系之二是在货币信贷的投放与经济活动的联系上。货币信贷的扩张,在很多时候会伴随其后经济活动的活跃,以及企业盈利能力的改善,这肯定会对当前的资产价格产生影响。这个联系恐怕是市场上“运用”最广的一种。
但并不是所有的货币和信贷的加速扩张都伴随着未来经济活动的改善。就拿这两年人们市场挂在嘴边的量化宽松来说,它也并非总是推动经济活动的明显改善。即使在联储看来,量化宽松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减少失业,作用也是比较有限的。也就是说,过去一两年推出量化宽松后,经济情况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伴生”的现象,而非结果。
现在市场寄希望于量化宽松III,寄希望于更大规模的长期资产回购操作,它确实会带来充足的流动性,但经济是否就因此就向好了?这次准备金率降下来,看起来是“政策底”已经出来,不过考虑到1月份如此差的社会融资情况,信贷需求转弱也已非常确定,那略为宽松的政策立场能让一、二季度经济见底回升么?基于经济活动预期的资产价格变动,需要在预期得到证实才能延续,市场近期乐观的情绪,在未来一段时间恐怕会遭受基本面情况的考验。
(作者系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