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小安 ○编辑 周语霏
管理总资产5亿美元,12年投12个项目。
这样的数据,即便是与不少中国纯本土私募股权投资(PE)基金相比,也绝对算不上是“大型”,更谈不上是“巨头”。
但高盛银行家出身的美国人苏丹瑞(Derek Sulger),硬是凭着他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和与之相应的独到理念,让他的“云月投资”基金在中国拥挤的PE领域打拼出了一片天地。
云月只投了12家公司,但其中的11家是赚钱的。“这一点不同于很多中国其他的PE,他们常常是投资了一大把企业,但其中大部分是失败的,不赚钱的。”苏丹瑞对于自己超过90%的投资成功率非常满意,而这一点也是他的基金在业界获得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
1999年从高盛伦敦分公司领了离职补偿金的苏丹瑞,不顾亲友们的劝阻,毅然来到了中国这片在很多老外当时看来还相当陌生的土地,开始了在“月亮背面”(注:云月的英文名lunar有月亮背光面的意思)的冒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调研,用最初并不多的几百万美元起步资金,苏丹瑞创立了自己在中国的第一家实业——“掌上灵通”,这是一家专门为移动用户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公司。
回想起自己当时的决定,苏丹瑞觉得很幸运,因为自己在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来的时候,中国只有500万手机用户,过了一年以后就差不多3000万了,再过了几年,这个数字又增长到一两亿了。”
掌上灵通的成功,苏丹瑞归功于云月所坚持的“三内”原则之一——关注内需,这也是苏丹瑞所总结的云月模式的核心要素。至少在1999年,还没有太多人敢于把手机也纳入消费领域。“我一直都对中国的内需非常有信心,我觉得这方面的增长会持续,我也一直是抱着这个信仰来进行投资的。”
苏丹瑞的第二大成功秘诀,是扎根中国内陆。在他看来,现在大部分在中国做投资的人还是低估了中西部的发展速度。“中国沿海地区的今天,就是中西部的明天。”
12年来,苏丹瑞秉持着内需、内陆的原则,百里挑一地选择了十家左右的企业,这其中既有广西的果汁生产商,有在中部的肉类加工厂,还有在云南拥有大片森林的林业公司。
眼下,苏丹瑞又有了新的投资目标——婴童市场。本周,云月投资与广州英爱贸易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约1亿美元的代价,收购这家中国婴儿用品企业的控股权。
“在中国,婴儿用品市场仍处于启蒙阶段。”苏丹瑞这样解释他的这笔投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品牌婴儿用品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以云月的投资理念来衡量,苏丹瑞最看重的依然是广州英爱的“内需”和“内陆”概念。在他看来,英氏的产品是必需品,不是可选的消费品,而且这一行业还跟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每一个家庭都希望给自己的小孩提供最安全、最环保的婴幼儿用的产品。这就给中高端的婴童消费品市场创造了无限商机。
而就扎根内陆而言,苏丹瑞看重的是英氏今后在中西部城市的巨大发展空间,今后该公司增长的大部分都会来自于中西部城市。
当然,云月的成功与其深入参与企业经营的理念也密不可分,苏丹瑞称之为“参与内务”。以广州英爱为例,在刚刚宣布收购不久,云月已经派出三位专业人士在协助该公司的运营,另外还聘请了五位外部专家,在产品设计、电子商务、IT、财务控制等各个领域给予建议。
“我们的企业文化鼓励我们每天去想,怎么帮助一个很小的企业变成一个更强大的企业,或者当挑战出现的时候,我们帮助企业应付挑战。而不是坐在那里每天想着钱怎么样翻番。”苏丹瑞说。在云月,公司每年都会将赚得的利润向投资人分红利,坚持长期持有,而不是急于退出。
提到自己下一步的投资目标,苏丹瑞很肯定地告诉记者,依然会是在“内需”上做文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以往并不普及的商品和服务也会日渐成为必需品,就好比1999年的手机,和几年前的中高端婴童消费品。这,就是云月看准的方向。
很多人都在讨论中国经济硬着陆,但云月并没有这样的担忧。苏丹瑞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比还有差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在尽管美国和欧洲的状况不好,中国也似乎面临了小小的短期挑战,但这只不过是长期发展中的小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