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在全面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后作出的重大而正确的决策。为此,“稳中求进”便成为本报“两会热点前瞻”连续报道中的第二个关键词。
从近期地方两会传来消息,各地的代表委员们对GDP及GDP增速有明显看淡之势。而国际上,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并未褪去,欧债危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格局,投资者该如何深刻理解稳中求进?2012年整个经济运行态势将如何演绎?以“投资、出口、消费”为代表的“三驾马车”将以怎样的格局拉动经济增长?哪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
就此,本期“上证面对面”力邀经济学家张卓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进行深度探寻。在他们看来,“稳中求进”要求经济稳定增长,GDP增速将告别两位数,转为常态的7%或8%左右;“稳中求进”仍然要求深化改革开放。
⊙记者 卢晓平 于祥明 ○编辑 周语霏
1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2012年首要任务
上海证券报:稳中求进内涵是什么?全年经济走势会怎样?
张卓元:稳中求进是促进今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正确决策,稳定经济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是2012年首要任务。
2003年—2007年间,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国实施了四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等政策,2010年经济增速重新登上两位数(GDP增速达10.4%),但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渐突显,转方式、调结构进展缓慢。
面对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加重,国际组织连续下调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外需疲软。国内由于前两年货币过量供应,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房价更是狂飙,因此去年国务院开始适当紧缩货币和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尽管各地加快增长和攀比GDP增速的愿望很强烈,但是靠大规模扩张货币信贷刺激经济怏速增长已无可能。相反,一些人特别是国外媒体和投行却一再预报中国经济将大幅下滑和硬着陆。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层决定实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正确的。稳中求进,就是要稳字当头,在稳定中求增长求发展求改善民生。
稳中求进就要求经济稳定增长。首先,中国经济2012年不会像外媒说的那样紧急迫降或硬着陆,而是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比如8%左右的增长。因为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还比较强,在扩大内需方针指引下,需求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旺盛。中国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各种条件。
其次,由于外需增速下滑,房地产市场受到比较有力的调控,消费需求则因受制于居民收入增长不够快、难以短期内大幅增长等原因,经济增速将会比过去有所放慢,地方追求GDP短期增速最大化的冲动也遏制不住这种下行趋势,因为现在与2009年不同,不能大规模投放货币,否则很快就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危及社会稳定。因此,中国经济整体上将告别两位数增长,转为常态的7%左右或8%左右的增长。
再次,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平均近两位数增长,正面临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性任务。由于转型意味着注重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专注于数量和规模,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弃量保质,使经济增速放缓,并要求经济保持稳定,在稳定中求增长,使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近两年中国东部地区因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但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个可喜的发展趋势。
张立群: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完成了由危机应对型向常规型的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已转向主要依靠市场。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这些为2012年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打下了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无论是外贸出口还是投资,都还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面对这一形势,要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抓住经济增长趋稳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长远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2012年在宏观调控政策引导下,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前落后稳的态势。
2012年上半年,预计季度经济增长率仍将有一定回落,主要由于出口和投资增速变化影响。2011年10月-12月份出口增长率依次为15.9%、13.8%、13.4%,增速出现明显回落;2011年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呈继续回落态势,受其影响,全年投资增速由1-9月份的24.9%回落到23.8%。受PPI涨幅回落以及对未来预期转差的影响,企业去库存活动明显增加,库存投资水平也在降低。市场需求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滞后影响,预计将在一季度反映出来,据此判断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调。目前对世界经济走势的判断,总体为前低后高,受欧债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预计上半年国际市场不会明显好转。受其影响,我国出口形势预计也不会很快好转,一季度出口增速可能继续回调。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11年四季度起已经开始明显回落,预计一季度会继续发展。受其影响,预计投资增速也会继续回落。在这些因素影响下,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仍将呈回调态势。
需要注意的是,在确保在建续建项目资金需要,确保资金链不断裂的前提下,预计“十二五”规划安排的项目建设会明显提速;房地产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预计也不会持续减慢;受贷款增加支持,预计刚性买房需求将加快释放,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紧张局面预计不会持续发展;从房价收入比看,全国房价水平预计不会明显下降。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决定了房地产不会出现硬着陆,投资增速不会持续回落。另一方面,如果世界经济在下半年出现回升,则我国出口增速也会趋于稳定。
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012年下半年经济增速回调过程将结束。考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中长期因素的作用,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增长的作用,预计经济增速也不会出现明显回升。因此,我认为经济增长总体将表现为走稳的态势。这对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推进改革都将提供比较有利的外部环境。
2 “三驾马车”各有潜力
上海证券报:投资、出口、消费在新的环境下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对经济的拉动将出现哪些变化?
张立群:出口增长速度预计将继续回落。2011年出口增长为20.3%,2012年预计降低到15%左右。这主要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潜在威胁较大,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
美国国债信用评级下调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远未结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在继续发展中。
欧洲经济的问题要更突出一些,由于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因此欧盟国家主权债务引发的危机暴露得更早,由此导致的欧盟国家政府预算的收紧也更为突出,由欧洲数国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信用危机、金融危机,可能对欧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较大冲击,也增大了我国出口的不确定性。日本经济尽管开始灾后恢复,但进展比预期缓慢。
综合分析,世界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在显露之中,潜伏较大的波动性,这些对我国出口将形成较大不利影响。国内出口企业自身困难也比较多,很多企业存在出口越多,亏损越多的情况。再考虑到基数较大的因素,综合测算,预计2012年出口增速会下降到15%左右。
上海证券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逐步“落地”和房地产调控的深入,投资增长速度也随之回落,你认为2012年这种回落会在什么程度内?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具增长潜力的是内需消费。不过2012年,全国消费增长能否挑起经济增长大梁?中国经济增长全年会呈现怎样的走势?
张立群:2012年我国投资增速也会降低,预计由2011年的23.8%降低到18%左右。
受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较大回落,由2011年的30%左右降低到15%左右。2010-2011年房地产投资高增长,是在2009年较低基础上起步的,具有恢复性质。从2008年房地产市场变化看,住房销量变化与房地产投资之间有密切联系。当2008年第三季度住房销量出现负增长以后,自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房地产投资增速出现大幅度下降,由上年20%以上的增幅降低到4.1%,期间大约有半年左右的时滞。2010-2011年商品住房销量维持在10%左右,四季度出现负增长,较2009年42%的增速降低很多;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显现,预计买房需求将继续收缩,这些变化预计将对商品房投资产生明显影响。另一方面,2012年保障房建设规模预计较2011年将有所减少,建设步伐较2011年放缓。综合这些因素,预计2012年房地产投资增幅将明显降低。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从危机应对向常规状态的调整,政府投资将恢复正常增长水平。2011年政府投资出现低谷,主要由于从“一揽子计划”模式的退出,2012年政府投资将从2011年较低基数上起步,考虑到处于“十二五”规划第二年,很多项目建设将进入高涨期,因此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资增速将有所提高。大体回归到平均增长水平。1995-2010年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资年均增长20%,预计2012年可以大体保持这一增速。
制造业投资受房地产、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较大。如果前两项投资一降、一平,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长将略低于平均增速(1995-2010年为23%),保持在20%左右。
综合投资中主要部分的增长预测,预计2012年投资增长为18%左右。
另外,今年全国消费增长率较2011年将有所提高。
受住房、汽车需求降温的影响,2011年消费增幅出现明显降低,从汽车市场变化规律看,预计2012年汽车销量将有一定恢复,对消费增长将形成积极支持。买房需求预计不会较2011年明显恢复,受其影响,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等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不会明显恢复。综合这些因素,预计2012年消费实际增长率为13.5%左右,较2011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综合看,需求增速呈现回落态势。
综上所述,根据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预计2012年GDP增长率略高于8%。
面对这一形势,首先要努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要确保已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要;确保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确保“十二五”规划安排项目的建设要求。要积极支持保障房、普通商品房等房地产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保证住房供给较快增长,保持房地产投资稳定增长。要加大对实体经济创业投资的支持,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活动的支持,促进制造业投资更加活跃。要认真把握好货币政策的力度,把稳增长、控物价的目标统筹协调好。既要防止经济增速较大回落,也要警惕追求片面追求经济高增长的倾向,防止粗放和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加剧。
3 借力“顶层设计”深化改革
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有一些改革攻坚任务由于久拖不决逐渐成为老大难问题,如垄断行业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涉及比较重大的利益调整,困难和阻力比较大,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这就首先需要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规划,然后由上而下进行强力推动,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上海证券报:稳中求进要求经济要保持平稳发展,那还需要改革吗?
张卓元: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要求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我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攻坚任务很重,2012年需要在这方面花更大力气。
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有一些改革攻坚任务由于久拖不决逐渐成为老大难问题,如垄断行业改革、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换改革、中央和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等,这些改革涉及比较重大的利益调整,困难和阻力比较大,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这就首先需要顶层设计,做好总体规划,然后由上而下进行强力推动,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要体现全局的整体的利益,排除既得利益群体的干扰。比如,不要由垄断部门自己来设计本部门的改革方案,或者改革方案必须获得本部门同意才付诸实施,因为这样很难调整既得利益格局,从而难以推进实质性改革。当然,在设计改革方案时也要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吸收其合理建议,但是不能让利益中人左右改革方案和实施。所以顶层设计很重要,因为顶层设计最能体现整体利益,高屋建瓴,群策群力,集中各界智慧,制订出比较合理和可行的改革方案和规划。
需要顶层设计的都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都是需要攻坚的改革,而且不是短时期毕其功于一役就能完满实现的改革。这不仅需要提出改革的目标,还要提出改革的路线图。比如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市场化改革,便既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还包括水、电、天然气、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等,其中各种能源价格改革还要互相配套,不能长期维持煤炭实行市场价格而电则是计划价格。
因此,2012年除了要做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经济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外,还要积极推进有利于稳中求进的改革,力争经济改革有新突破。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一些改革。
首先,可以考虑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最大好处是可以逐步改变长期以来的负利率状态,而负利率会刺激对资金的过度需求和投资增速过快,引发通货膨胀和物价过快上涨,影响经济稳定。推进利率市场化,使资金利率能反映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并逐步改变负利率状态,利率回归为正数,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抑制投机。
我们看到,前一段,由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实际利率为负数,使不少老百姓包括中低收入群体都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而是投入到炒股等高风险行业,常常吃亏上当,怨言不少。负利率还必然带来资金的浪费和错配,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不利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稳定经济,稳定物价,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改变负利率状态。这也有利于理顺居民收入分配关系。因为在负利率状态下,一般中低收入者常常吃亏,而比较富有的投资者、企业家则因资金成本低而受益。当前,由于政府宏观调控有力、得当,中国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开始得到有效抑制,CPI同比上涨率已控制在4%左右,而且估计今年物价上涨率如不出现意外也能控制在4%左右,这就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条件。
推进重要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淡水、电、天然气、成品油等价格改革应放在优先位置。要逐步使这些资源产品的价格真正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总的是要逐步提高这些资源产品的价格,通过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能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但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并不单是涨价,在改革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在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改善管理,降低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涨价压力。这方面的潜力还是不小的,需要充分挖掘。此外,对于居民用水、用电、用天然气等价格的调整需采取慎重态度,在提价时要分步进行,不能一下子提高幅度过大,特别是要注意提价后要给予低收入群体必要的补贴。
2012年,中国物价上涨压力比上年要小,估计上年涨价翘尾因素影响今年CPI上涨率约两个百分点,如果今年CPI上涨率计划控制在4%左右的话,可以考虑其中一个百分点用于资源产品价格改革,这样就可以在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既不会影响经济稳定和物价稳定,又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转方式、调结构,提高整个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我国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财力比过去雄厚多了。今后要在促进财政收入合理增长的同时,着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地为稳增长、稳物价、转方式、惠民生服务。财政支出要向“三农”倾斜,去年财政用于“三农”支出首次超过一万亿元,同比增长21%以上,今年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以便更好地夯实“三农”基础,保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发展。财政支出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我国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提高到2010年的1274元,再进一步提高到最近的2300元,相当于每人每天1美元。今后,财政应拿出更多的钱用于扶贫开发,让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财政还应更多地投入于改善民生部分。根据中国国情,今后财政支出中,仍应逐步增加教育、社会保障、廉租房建设、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支出,向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产品,逐步改变我国公共服务和产品相对短缺的状态。这也是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转型的最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