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专版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专 版
  • A5:专 版
  • A6:市场·动向
  • A7:市场·资金
  • A8:市场·调查
  • A9:市场·期货
  • A10:专 版
  • A11:信息披露
  • A12: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企业年金加速布局
    基金“爱而不宠”尴尬待破
  • cnstock
  • 每日关注
  • 券商屡现包销公开增发 盈亏不一考验现金流
  • 义与利
  • 大盘冲高回落 机构看好行情进下半场
  •  
    2012年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企业年金加速布局
    基金“爱而不宠”尴尬待破
    cnstock
    每日关注
    券商屡现包销公开增发 盈亏不一考验现金流
    义与利
    大盘冲高回落 机构看好行情进下半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企业年金加速布局
    基金“爱而不宠”尴尬待破
    2012-0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涂艳

      ⊙记者 涂艳 ○编辑 梁伟 张亦文

      

      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近期加速布局A股市场。据中登公司统计月报显示,上月企业年金开户数创一年以来新高。而对于多数折本赚吆喝的基金管理人而言,股票投资比例放松及年金市场容量的扩大无疑也将改善其对年金“爱而不宠”的尴尬。

      

      开户数明显回升

      根据中登公司定期公布的月报显示,2012年1月企业年金A股新开户数为117户,创一年以来新高,并且远高于去年月均64户的水平。

      巧合的是,此轮2132点的反弹之旅正是起于今年1月初,截至昨日收盘时,上证指数收2464.51点,较1月6日的低点反弹幅度达15.7%。

      去年5月1日,企业年金的股票投资比例正式从20%提至30%,而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公布的2010年数据推算,目前企业年金结存规模在3000亿元之上。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企业年金规模增长的加速度提高了,但整体空间仍然非常巨大,由于受制税收政策模糊和优惠幅度有限,很多企业的年金制度尚未建立。

      对于作为投资管理人的基金公司而言,当初正是看中养老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巨大的市场潜力,才不惜挤破头与各类机构竞争管理资格。

      “在建立了年金的企业中,招标投资管理人的比例已经不低,而随着市场的向好,权益类投资的意向也在增加。”据南方基金一位养老金业务部负责人介绍。

      据人保部目前公布的投资管理人名录,现在共计有21家机构具有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资格,其中基金公司有12家, 保险机构6家,券商2家和1家其他资产管理机构。而在2010年,当年21家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全部取得正收益,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41%。

      

      价格战尴尬待解

      成本远高于收益,但金字招牌又不能割舍,这就是目前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最真实的尴尬。

      在复杂且具有隐形保本要求的企业年金客户面前,基金公司与其他投资管人一样遭遇着赔本以及恶性竞争的尴尬。而整体规模的扩充或能拯救不少小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于水火。

      据了解,由于看好企业年金未来巨大的市场容量,包括保险、基金在内的管理人不惜以“零费率”吸引客户,而这必然带来小的年金管理人在这项业务上的入不敷出。

      “很多公司在招标时不惜打管理费率的价格战,即便去年业内达成了收费的自律公约,但实际上不少公司不能严格执行。”上述负责人介绍。在2011年2月,业内达成自律公约,约定含权益类的年金计划管理费由过去的0.3%提升至不低于0.6%;非权益类年金计划管理费不低于0.3%。

      如果和开放式股票型基金1.5%和普通债基0.6%-0.7%的管理费相比,同类型的年金管理收入仅不到一半,而付出的成本却不可估量。

      据一位接近华夏基金年金管理部门的人士透露,多数年金的投资经理同时管理着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年金组合,而由于每个组合的投资比例、收益要求和种种限制不同,投资经理很难做到规模管理的效率。“很多委托客户是上市公司,因为合并等各种原因可能组合的投资比例就超限了,同时管十几个账户,光是记住各类条条框框就很困难。”

      也就是在去年,华夏基金曾拒绝了100亿元左右的企业年金,“一方面和管理成本、收益不匹配有关,另外,当时我们并不看好市场,所以婉拒了客户。”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整体规模的持续扩充才是解决目前基金公司赔本赚吆喝的根源,而业内人士也指出,随着企业年金扩容脚步的加快和市场的向好,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投资管理人将逐步迎来规模效应,而之前对企业年金“爱而不宠”的尴尬也有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