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编者按
  • 耿亮:拟上半年推出高收益债
  • 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重开国债期货市场
  • 侯外林: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税收政策
  • 吴焰:
    多管齐下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 李剑阁:新股发行节奏应交给市场调节
  • 陈东征:创业板小额再融资制度仍在推进中
  • 华生:
    发行体制改革是场大战役
  • 朱从玖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  
    2012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
    编者按
    耿亮:拟上半年推出高收益债
    多位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呼吁:重开国债期货市场
    侯外林: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税收政策
    吴焰:
    多管齐下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李剑阁:新股发行节奏应交给市场调节
    陈东征:创业板小额再融资制度仍在推进中
    华生:
    发行体制改革是场大战役
    朱从玖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华生:
    发行体制改革是场大战役
    2012-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左)昨日做客上证演播室

      ⊙记者 卢晓平 潘高颖 ○编辑 衡道庆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昨日做客上证演播室时表示,去年年底以来,新股发行“三高”、超募等问题引发热烈讨论,并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制度缺陷和股价结构扭曲,是造成新股发行“三高”、超募的根本原因,如果只是在询价方式、发审程序上修修补补,并不能解决问题,根本出路还在于整个发行制度的改革。

      华生说:“现在以蓝筹股为代表的市场估值基本合理。有人说中国过去十年经济连续高增长但股市没有享受到经济增长的福利、没有同步增长,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狭隘的,因为这些年来,正是经济高增长帮助股市消化掉了当年积累的泡沫,股市的市盈率从2001年的平均60多倍下降到现在的12倍左右。”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生认为中国股市的前景向好,“对中国股市今后十年的前景,我是很有信心的。只要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股市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从中短期来看,股市可能难免会有波动。”

      对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问题,华生认为,目前出现的新股发行“三高”等问题,是市场结构本身的问题,因此,目前在询价上做技术性修补作用有限,人为地压低发行价,又会出现新股上市后暴涨等新情况,导致二级市场投资者被迫高位接盘。他认为,现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把焦点集中在抑制“三高”上,这个定位就太低了,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触及股市制度的核心。

      华生认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非一些人所说的取消新股审批,搞注册制那样简单。严格来说,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企业自由上市的注册制。从总体上看,今天的中国股市是全面审批制的环境,新股发行、再融资发行、债券发行、资产重组、退市制度、券商和基金的设立等,全是需要审批的。发行体制改革从哪里起步、抓哪几个环节、如何配套,都大有讲究,是一场大战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像当年股权分置改革一样,新股发行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将是载入史册的中国证券市场伟大变革。”华生说。

      “未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应把培育一批有长期稳定分红派息能力的蓝筹股作为基本出发点之一,使上市公司在制度安排和诱导下,自身有提高现金回报的能力、动力和压力。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包括养老金在内的长线资金积极入市,A股才会有长期走牛的基础。”华生强调。

      针对最近不时出现的外资唱空中国经济的问题,他认为实际上并非坏事。因为我国是能源和大宗商品的消耗大国,别人觉得中国经济不好时,资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正好可以给我国提供买“便宜货”的机会。关键是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相关报道详见中国证券网www.cnsto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