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圆桌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访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私募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金融业再改革 系列报道
  • 如何让金融资源流入“末梢循环”?
  • “八连增”后怎么办?
  • 代表委员期待发行制度改革
  • “涨”字背后有何蹊跷?
  • 银监会酝酿调整银行分类 差异化监管或先行推出
  •  
    2012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5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两会特别报道
    金融业再改革 系列报道
    如何让金融资源流入“末梢循环”?
    “八连增”后怎么办?
    代表委员期待发行制度改革
    “涨”字背后有何蹊跷?
    银监会酝酿调整银行分类 差异化监管或先行推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涨”字背后有何蹊跷?
    2012-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宋振远2

      粮食丰产,食品却领涨;产品提价,企业仍喊亏;两头诉苦,中间直喊冤——面对扑朔迷离的物价矛盾,代表委员们寻根究源、建言献策。

      在新一轮物价较快上涨中,食品价格被视为“领头羊”,让百姓感觉“餐桌负担”越来越重。

      如何为百姓餐桌“减负”?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委员认为,“控物价”与“增收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要避免中低收入群体陷入“收入跑不赢CPI”的尴尬。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减轻普通百姓的生活压力。

      涉足食品行业的天津华明集团董事长刘乃兰委员已年近七旬,她常常逛菜市场,也感觉当前物价偏高,她道出了“成本上涨”刚性拉高物价的无奈。

      “糖价从十年前每吨1000多元涨到4000多元,另外人工、水电等其他成本也在上涨,食品厂生产的冰激凌出厂价虽提高三四毛钱,但依然利润微薄。”刘乃兰委员说。

      对于成本推动,青岛即发集团董事长陈玉兰代表也深有同感。她说,作为一家主营纺织服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去年仅用工成本就增加20%。

      融资遭遇“趁火打劫”,也是企业转嫁和推高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天津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告诉记者,由于银根收缩,贷款指标竞争激烈,银行变相“抬价”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大增,企业只能给产品提价。

      另一个物价推手是国外“输入型通胀”。欧债危机发酵,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一些国家滥发货币“救市”,对国内物价上涨形成潜在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曾做过追踪调查:“菜园子”里收购价每公斤4毛钱、6毛钱的蔬菜,让种植户“苦笑”,但到了市民的“菜篮子”里,却涨到了每公斤2元、4元。

      菜农抱怨“卖贱”,市民抱怨“买贵”,中间环节则抱怨“钱难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柴宝成委员认为,蔬菜流通环节多、流通费用高是“主凶”。

      “除了环节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也是主因。”一些物流行业的代表委员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等人表示,挤压流通成本可为“降价”提供空间。

      上图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

      下图为全国政协委员柴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