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财经新闻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公司·融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专版
  • A8:市场·观察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数据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证监会“调研”车库咖啡折射创新大有可为
  • 孵化器之张江模式:
    全程服务“草根”创业者
  • 谷儒精舍:
    投研精英借车库咖啡创业
  •  
    2012年3月6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公司·融资
    证监会“调研”车库咖啡折射创新大有可为
    孵化器之张江模式:
    全程服务“草根”创业者
    谷儒精舍:
    投研精英借车库咖啡创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孵化器之张江模式:
    全程服务“草根”创业者
    2012-03-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李锐 ○编辑 全泽源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一行2月底在北京调研了为创业者们服务的车库咖啡,该模式颇受好评。在上海,也有个异曲同工的孵化器模式——张江模式。

      记者日前走访了张江孵化器基地。服务前台、罗森超市、小型咖啡吧、培训及交流信息展示牌,张江孵化楼一楼大堂就是这样简简单单。但就是这样一座小楼,却孕育着三十多家孵化企业。

      据上海张江企业孵化器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海燕介绍,早在1995年张江就开始致力于搭建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从预孵化、孵化到加速阶段,张江孵化器可以服务于不同阶段的创业者。“这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上的服务平台,而且还是一个拓展性很强的虚拟服务平台,服务可以延伸至外地企业。”黄海燕如此说。

      在这里,创业者只需租个“十”字型的小隔间,带上电脑即可入驻。他们将在这里得到6~9个月的时间,为了节省初期投资和固定开支,他们共用着公共前台、公共会议室、公共复印机、企业展示厅。此外,张江还提供投融资、公关、会计、法律等一系列专业服务。

      “我们会不定期跑到张江‘淘’项目。”某知名VC投资人说,他认为,张江这个孵化器很有层次,其筛选的项目总体看都不错。

      据悉,张江孵化器的孵化服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阶段是预孵化企业,可能只有几个人,甚至可以采取未注册为法人公司的项目组形式;第二个阶段是标准孵化项目,是整个孵化器的主体内容,孵化器为他们争取到的政府房租补贴是3年,并帮助他们获得国家各种认证;第三个阶段就是进入加速器的佼佼者,这时的企业已经具备可行的盈利模式,规模足够大。而此时的服务就不仅限于一般的政策支持,还包括直接的股权投资、撮合有实力的项目间进行兼并重组等。“我们主要看第三阶段的企业,这阶段的项目风险小很多。”上述VC表示,他认为,第一阶段的项目,适合天使投资人来“押宝”。

      “加速器阶段(孵化期限)只要3.5年。对于轻资产的公司来说,从加速器毕业,就可以考虑改制上市了。”黄海燕介绍说,进入预孵化器以后,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三分之一”定律:也就是经过6-9个月以后,有1/3的团队成立公司了,进入正式孵化器继续深造;有1/3的团队做不下去了,其中以移动互联网类项目居多,因为缺乏大的平台和盈利模式;还有1/3的项目,我们帮助他们一起卖掉了,比如与谷歌、腾讯、海尔这样的大公司结合起来了。

      “车库咖啡的模式,是目前市场化机制的一个补充,主要针对进入门槛低,但成功壁垒高的行业,往往更适合比预孵化期还早的创业阶段。”黄海燕说。

      据黄海燕介绍,前不久评出的张江20名人才中,有一半企业来自于张江孵化器。黄海燕对此颇感自豪:很多人出身草根但充满智慧,他们有很好的创意和项目,只要有一个适合发展的平台,他们就会迸发出内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