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价值报告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宁波建工拍板收购市政集团
    400多自然人股东突击归并
  • 力保皇庭广场开业 深国商新提“实惠”借款议案
  • 龙净环保
    中标印度钢厂3.5亿元大单
  • 大股东理顺股权结构
    中电子将直控南京熊猫
  • 钕铁硼成为“双刃剑” 太原刚玉靓丽业绩存隐忧
  • 川投能源
    公开增发1.63亿股明申购
  • ST海龙“垃圾债”或成“救生圈” 银行赶早追债
  • 黄海机械首发获准
    海四达遭否
  • 中铁二局
    4位董监高同时辞职
  • *ST大地
    2000万贷款申请展期
  • 国网公示输变电项目候选人
    数十家上市公司入围
  • 西部矿业
    10亿元转让两公司股权
  •  
    2012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 司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 司
    宁波建工拍板收购市政集团
    400多自然人股东突击归并
    力保皇庭广场开业 深国商新提“实惠”借款议案
    龙净环保
    中标印度钢厂3.5亿元大单
    大股东理顺股权结构
    中电子将直控南京熊猫
    钕铁硼成为“双刃剑” 太原刚玉靓丽业绩存隐忧
    川投能源
    公开增发1.63亿股明申购
    ST海龙“垃圾债”或成“救生圈” 银行赶早追债
    黄海机械首发获准
    海四达遭否
    中铁二局
    4位董监高同时辞职
    *ST大地
    2000万贷款申请展期
    国网公示输变电项目候选人
    数十家上市公司入围
    西部矿业
    10亿元转让两公司股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钕铁硼成为“双刃剑” 太原刚玉靓丽业绩存隐忧
    2012-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群 ○编辑 裘海亮

      ⊙记者 黄群 ○编辑 裘海亮

      

      营业收入增长84.93%,净利润超亿元,增长了10倍;受益于钕铁硼磁性材料营业收入的大幅增加,太原刚玉今天公布了一份业绩颇为亮眼的年报。不过,对钕铁硼的成本控制,也是公司面临的难题。

      太原刚玉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13.70亿元,同比增长84.93%,净利润近1.13亿元,同比增长1017.22%,而每股收益也从2010年的0.04元增至0.41元。

      太原刚玉的主营业务是稀土永磁材料与制品、棕刚玉系列产品、物流设备与控制和信息系统、金刚石制品及磨具的生产、销售、研发和技术服务等。记者细查年报发现,对公司业绩贡献最大的当属磁性材料钕铁硼,2011年该产品的营业收入为11.8亿元,同比增长117.40%,占公司整个营收的86.13%;据披露,该产品2011年的毛利率为26.35%,相对于2010年增加了12.06个百分点。太原刚玉表示,2011年初公司储备了部分稀土材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利润增加。

      在太原刚玉的6个控股子公司中,实力最强的是浙江英洛华磁业公司,2011年盈利1.55亿元,总资产已达11.30亿元。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伴随世界钕铁硼磁性材料产业向中国转移,中国钕铁硼磁性材料产业又向资源产地转移的实际情况,钕铁硼磁性材料行业已开始了新一轮“洗牌”。有分析人士指出,新一轮“钕铁硼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钕铁硼磁体产业正加速向资源产地转移。而我国三大稀土资源和生产基地是包头、江西和四川,过去都不是钕铁硼磁体的主要产地,现在当地凭借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不但大力发展稀土分离提取产业,还将发展钕铁硼磁体等功能材料纳入本地区的稀土产业链。

      因此如何控制成本、建立长期稳定的稀土储备体系,对于太原刚玉来说最为关键。公司表示,当前钕铁硼磁性材料市场已转为卖方市场,原材料采购价格波动,成本控制难度加大。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将加强对原材料价格走势的预判,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合理储备,强化目标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

      面对这一显著存在的风险,机构投资者也表明了谨慎的投资态度。年报显示,去年四季度华夏基金、民生人寿、国信证券等纷纷减持;其中,原持有312.90万股的华夏盛世基金至少减持了300万股,与国信证券一起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榜,民生人寿也减持了3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