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价值报告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希腊债务置换计划大限将至 全球股市“心中没底”
  • 莫在损人不利己道路上
    越走越远
  • 美国会通过关税法修订案
    或冲击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
  • 深市出台最严厉临时停牌措施抑制炒新
  •  
    2012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财经海外
    希腊债务置换计划大限将至 全球股市“心中没底”
    莫在损人不利己道路上
    越走越远
    美国会通过关税法修订案
    或冲击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
    深市出台最严厉临时停牌措施抑制炒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会通过关税法修订案
    或冲击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
    2012-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当地时间6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案,从而扫清了美国对中国和越南等所谓“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法律障碍。前一天,美国参议院已通过该法案,目前该法案已递交给美国总统奥巴马。据外媒报道,奥巴马可能会签署该法案。

      据估计,一旦正式立法,中国、越南等国向美国的出口可能被征收近50亿美元的关税。专家表示,美方的这一做法可能对中国的光伏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来最大冲击。

      

      或增加数十亿美元税负

      6日当天,美国众议院以370票赞成、39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上述修订案,后者明确赋予美国贸易执法部门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反倾销或反补贴关税的权力。由于参议院已于5日投票通过该法案,目前该法案已递交给美国总统奥巴马。

      奥巴马签署后,该法案将正式成为法律。据外媒报道,奥巴马可能会签署这份法案。美国贸易代表柯克上周表示,奥巴马政府协助制定了这份修订案。

      这次美国两党罕见地一致行事,也凸显了在大选之年,两党都希望打出老套的“中国贸易牌”各自造势,转移民众对美国国内矛盾的不满。

      去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曾作出一项裁决,认为美国商务部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该裁决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支出不能作为补贴计算,这也意味着2009年9月美国商务部对中国进口轮胎征税的“轮胎特保案”缺少法律基础,而美方对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塔架在内的20多种中国和越南进口商品征收反补贴关税也就失去了依据。

      据估计,如果新的修订案付诸实施,中国和越南等国输往美国的相关出口商品可能被征收总计近50亿美元的关税。

      

      瞄准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

      国内的贸易专家表示,美方的类似举动,可能对中国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带来最大的影响。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对记者说,从以往的做法来看,美国往往倾向于把中国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政策都视为补贴措施,并横加指责。

      梅新育介绍说,最初在2006年10月,美国俄亥俄州NewPage纸业公司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纸业企业进行反补贴调查,并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课征近100%的反倾销税,挑起了争端。这是类似的反补贴案件中的第一起。目前,美方针对中国反补贴的最大案件是光伏产业的双反。

      比如,去年11月,美国商务部正式发起针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以SolarWorld为首的美国公司,居然指责中国政府给予企业的补贴额度超过400亿美元。梅新育表示,这个数字折合人民币等于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总额的3.3%,全国科技支出总额的84%,如此的无端指责显然太离谱。

      事实上,随着美国日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美方指责中国采取的所谓补贴手段,在美国国内也很常见。

      不负责任的危险举动

      专家表示,美方的类似指责并无确凿依据,部分原因是美国一贯的霸权主义作风,还有则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决策背后有太多的政治动机。

      美国的不少国内行业团体也反对最新的法案。美国“增长俱乐部”曾展开游说反对此次的法案,称这将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本周二,该机构又抨击说,国会通过的这一法案“形同加税”。

      中国商务部已多次表示,希望美国政府恪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承诺,共同维护自由、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环境,以更加理性的方法妥善处理贸易摩擦。

      美国国内经济学家警告说,美方的如此做法很危险。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罗奇周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非常危险”。他表示,这一举动反映出华盛顿的政客们不愿面对他们自身的失职,后者直接导致了美国的储蓄不足,而这恰恰是美国经常账和贸易赤字的根源所在。

      “通过指责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美国显然是在为自身实行的糟糕经济政策开脱责任。”罗奇说。

      从根源上说,这次的关税法修正案缘于美国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尽管迄今全球已有81个国家都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对此,罗奇表示,美方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值得商榷。“美国也有一些行业受到政府高度控制,过去两三年间,政府甚至完全接管了部分行业,比如汽车、保险、银行等。”罗奇说,“所以,并没有完全的市场经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