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价值报告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深市出台最严厉临时停牌措施抑制炒新
  • 又见郭主席
  •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 正梳理民间资本进入银行规定寻求突破
  • 郭树清:坚持打击违法违规
    尚未考虑延长A股交易时间
  • 央行正评估研究QFII投资上限问题
  • 外汇局2月仅批2亿美元QFII额度
  • 证监会公示并购重组委候选人
  • 上交所:从技术、制度两方面
    着手打击“四炒”
  •  
    2012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 1版:头版
    深市出台最严厉临时停牌措施抑制炒新
    又见郭主席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 正梳理民间资本进入银行规定寻求突破
    郭树清:坚持打击违法违规
    尚未考虑延长A股交易时间
    央行正评估研究QFII投资上限问题
    外汇局2月仅批2亿美元QFII额度
    证监会公示并购重组委候选人
    上交所:从技术、制度两方面
    着手打击“四炒”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交所:从技术、制度两方面
    着手打击“四炒”
    2012-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璐

      ⊙记者 王璐

      

      上海证券交易所今日发布题为《“四炒”是导致市场长期低迷和投资者亏损的重要原因》的研究报告,深度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上盲目炒新、狂热炒小、博傻炒差、频繁交易等“四炒”行为盛行的原因,建议从技术、制度两方面着手打击“四炒”行为。

      交易所认为,从技术层面,要加大监管处置力度,对出现大额申报、高价申报或频繁虚假申报撤单等异常交易行为的账户,视情况采取盘中限制交易的措施。对在一段时期内频繁“炒作”、屡教不改的账户,应认定其为不合格投资人,可采取限制其多日交易的措施,并上报证监会查处,加大监管威慑,实现精确打击。

      从制度层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工作;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尽可能放开发行节奏,实现一、二级市场的协调健康发展;三是严格限制上市公司大额、高比例的送转行为,防止脱离基本面的题材炒作;四是进一步完善和严格执行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遏制市场恶炒绩差公司的投机行为;五是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建立持续、清晰、透明的现金分红政策和决策机制,加大对未按承诺比例分红、长期不履行分红义务公司的监管约束;六是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发挥他们对价值投资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报告全文详见封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