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价值报告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调查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钱沿周刊
  • T6:钱沿周刊
  • T7:钱沿周刊
  • T8:钱沿周刊
  • 企业
    年金基金想说爱你不容易!
  • 做年金更要创新
  •  
    2012年3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市场·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市场·调查
    企业
    年金基金想说爱你不容易!
    做年金更要创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企业
    年金基金想说爱你不容易!
    2012-03-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记者 涂艳 ○编辑 张亦文

      企业

      年金

      基金想说爱你不容易!

      企业一个一个跑,项目一个一个抢,产品一个一个做,对着一单单来之不易却明显“不赚钱”的买卖,基金公司在过去的6、7年间曾显露出的满怀豪情,而今正成为他们无尽尴尬之所在。

      由于边际利润低下,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好比“批发户”,扭亏需仰仗规模的积聚;而由于受托人资格的阻碍和投资成绩的不及格,年金管理人在去年更承受着不小的质疑。

      如果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不免有个尴尬的开端,那么一直被养在深闺的企业年金,以3年间规模7倍的增长,丰满地填充了投资管理人无限美好的理想。

      有人说,得年金者得天下!管理运作终将迈向市场化的中国庞大养老金市场更是透着机构布局的深意。

      ⊙ 记者 涂艳 ○编辑 张亦文

      A

      看似“主流”的背后

      “基金公司无疑是主流管理机构”VS“保险公司才是老大”,这样关于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争论甚至来自同一阵营的不同基金公司。

      在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人当中,基金公司无疑一直被更多的人认作是最主流的机构管理人,因为在目前21家投管人中,基金公司占据12席,而保险公司仅占6席,券商和资产管理公司则更不敌。

      然而,在一份记者从人保部独家拿到的《关于2011年上半年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情况的函》来看,“主流”投管人之争正在悄悄上演。

      据这份函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投资管理机构实际投资运作的企业年金基金为3032.35亿元,比上一年底增长23.62%。据粗略计算,21家投管人中,基金公司管理组合资产净值约占总数的43%,而保险公司则为46%。两者管理规模上,保险公司更胜一筹。

      其中,平安养老管理的资产净值甚至超过了基金投管人中的前两位华夏基金与嘉实基金之和,达到近500亿元。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存量企业每年都有新的增量进来,且由于2011年下半年,在年金业务上部分基金公司规模实现了快速突破,总量难以估计,所以关于谁是主流说不清道不明。”

      然而,即便暂不论基金公司的表面风光,在企业年金的众多各类管理人中,基金却有着更大的难言之隐。

      “从现行的管理人资格上,基金公司仅能作为投资管理人,而保险、信托和银行却至少担当了两个角色。”

      据了解,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年金的管理人分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四种。而据记者统计,目前企业年金的受托人中包括了3家信托公司、5家保险公司和3家商业银行;账户管理人则包括了8家银行,2家信托公司和6家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人包括12家基金公司、6家保险公司、2家券商和1家资产管理公司;而托管人仅由10家银行承担。

      很明显,基金公司仅承担着专业投管人身份,年金管理中的核心机构——受托人却与之无缘,这也间接束缚了基金在年金业务上的开疆拓土。

      B

      话语权失利

      “很多委托大客户是上市公司,同时管十几个账户,光是记住各类条条框框就很困难。”一位接近华夏基金年金投资经理的人士告诉记者。

      年金投资经理同时管理着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年金组合,而由于每个组合的投资比例、收益要求和种种限制不同,投资经理在规模管理的效率上很犯难。而如果加上估值、独立核算等各项成本,基金公司更是苦不堪言。

      据了解,由于目前基金公司普遍推行单一年金组合,几千万甚至几百万的企业年金“小单”甚至“迷你单”也需要单开组合账户管理,着实让基金公司“伤不起”。

      然而,在平安养老、长江养老等5家保险公司和3家银行,将规模较小的年金捆绑打包的集合年金计划却大行其道。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保险公司在管理策略和产品设计上棋高一着?

      “由于基金公司暂没有受托人身份,故无权主动发起集合年金产品,而保险公司则是目前的主要年金受托人,作为受托人和投管人,在话语权上明显具有优势。”南方基金养老金部总监助理江岑解释。

      原来,根据2011年5月1日实施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第六条,“同一企业年金计划中,法人受托机构具备账户管理或者投资管理业务资格的,可以兼任账户管理人或者投资管理人。”这也就成为了保险公司同时成为受托人和投管人的法律依据。

      有统计显示,市场上现有集合年金产品共36款,其中,保险公司研发的集合年金产品数量最多,为28款,占比77.8%;银行研发的集合年金产品为8款,占比22.2%。

      无缘集合年金计划不仅给基金公司带来的是管理成本的大大增加,更关键的在于,他把基金公司放到了更为激烈的生态竞争中。

      “年金的争夺就好像大鱼吃小鱼的生态链条,现在的投管人已经从一家向N家转变了,大客户们在对N家投管人做业绩检阅时,更加一目了然,而规模管理从理论上必然要强于分散化的单一产品,除非你一个年金配一个人。”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养老金部人士感叹。

      而从目前年金的主流管理人结构中我们发现,“1+1+N”(同一机构担任受托人、投管人,另一机构担任托管人、账管人,另选定多家投管人)的运作模式已经渐渐取代“2+2”(由同一机构担任受托人、投管人,另一机构担任托管人、账管人)模式。也就是说,像中石油、中石化之类的大型国企,投管人不再局限于1家机构,而正在向多家拓展。

      C

      不赚钱的批发户

      “他们说年金业务就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其实它更是一场处处是硝烟的战争。”作为公司企业年金业务拓展的一位负责人,刘岩(化名)更习惯于用这个比喻。

      现实是,目前多数包括基金和保险在内的投资管理人在赔本赚吆喝,前期支出和维护费用远高于管理费收入,也正因此,年金处在“爱而不宠”的尴尬地位。

      “我可以给你算一笔账,且不论之前各家投管人打价格战,采用零费率的方式拉拢客户,就是在达成业内自律公约后,目前管理费提到了不低于0.6%的水平,也就是说,10个亿才600万,光是前期的招投标成本都不够。”刘岩介绍。

      而如果按照目前年金主打的绝对回报(固定收益类为主)的产品费率,自律公约约定其管理费不低于0.3%,更是少得可怜。

      而由于企业年金的签约规模和最终定价都属于商业机密,各家之间的报价都成为秘密。“一般管理费要太高或太低都不易中标,太高的话企业付出的成本大,太低的话企业会认为公司没有动力打理好年金资产。”曾是企业年金资格评审委员的杨健介绍。

      除了管理费的贬值,年金业务的前期投入成本或许才是基金公司普遍抱怨赔本的罪魁祸首。

      据了解,目前建立年金的企业首先需要到人保部养老司做建立年金的方案备案,之后自行招投标设立受托人、投管人等之后,再到监督司备案。

      业内人士介绍,由于企业和受托人只向部分机构发布招投标“邀请函”,很多情况下一些小的投管人直接面临“信息不对称”,“如果你知名度不高,过往业绩又没有,可能客户招投标结束你都不知情。”也正因为如此,年金的争夺丝毫不逊于投行业务的激烈。

      “企业要一个一个跑,项目要一个一个抢,工作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做。除此之外,最好得多项全能。”一位去年在年金业务上斩获颇丰的负责人笑谈。由于这块业务涉及地方企业,要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要么与地方银行合作搭桥,基金公司也只能放下架子。而对于在地方跑业务的企业年金市场人员来说,这个饭碗端起来不易。

      也就是在去年,华夏基金曾拒绝了100亿元左右的企业年金,“一方面和管理成本、收益不匹配有关,另外,当时我们并不看好市场,所以婉拒了客户。”华夏基金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而对于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投管人,尤其是第二批获得投管人资格的机构而言,日子似乎更不好过。据人保部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上半年,管理年金资产规模仅在10亿元附近的有两家基金公司。

      “年金是唯一不受市场影响而每年都有增量资金入账的业务,有个别公司甚至将其作为核心业务与公募并举。但目前除了个别公司外,第二批投管人中几乎都处于吃不饱饭的状态。”江岑表示。

      业内的共识是,由于养老金业务的发展需要长期的高投入,边际利润又出奇的低,只有依赖长时期和大规模的累计资产管理方可持续。

      但目前成本远高于收益,但金字招牌又不能割舍,这已然成为目前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最真实的尴尬。

      D

      让客户赔本最尴尬

      奔着保值、增值目标打理养老钱的不少企业雇主发现,运作一年的年金不但没有跑赢通胀,反而折本了。2011年惨淡的市场,让基金公司除了面临公募基金的公关危机外,还着实很难给企业年金客户一个满意的交代。

      据官方统计数据,去年上半年,3000多亿元已经投入运作管理的企业年金整体加权平均收益率为-0.11%。虽然去年整年数据还未正式披露,但业内普遍预计企业年金去年的运作业绩很难回到0之上。

      “目前企业年金与投管人的签约一般在2至3年,除非管理出现重大失误,一般企业很少更换投管人。但即便如此,我们在公司内部还是会有很大压力,毕竟企业年金是亏不起的养老钱。”一位基金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监表示。

      众所周知,社保和企业年金一向拥有“隐形保本”要求,即不能亏。受托人在招标投资管理人时会根据委托企业的期望设立预期收益,而在招投标过程中,标书的准备和现场答辩中都必然会包括公司基本情况、过往管理业绩和投资策略方案、模拟收益等,最终受托人和企业会一同打分,选择最终的投管人。

      而从记者摸底的实际收益情况看,2011年“模拟收益”与现实收益差距很大,不少年金计划在去年连业绩基准甚至银行存款收益标准都达不到。

      或许也正因为市场的磨砺和教训,“绝对回报”型产品已经成为包括基金和保险在内的年金投管人普遍选择的策略。

      “经过与客户的沟通,我们感觉经过了股市的大起大落,年金客户已经比较理性,不会抱不切实际的收益预期。基金公司和客户之间对绝对回报的目标已经形成共识。”嘉实基金一位产品高级经理认为。

      而打开南方基金网站,可以看到提供给年金客户的包括流动性组合、增强型固定收益、保本策略增值等三种方案,而他们均采取多阶段的优化CPPI保本策略方法,更关注年金组合的绝对回报。

      机构客户对每个产品的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要求极高,而关于企业年金的投资,业内的标准是:最好的投资回报不是最高,一直比较好的才是最好。

      另外,在与保险公司的对抗中,基金公司似乎在投资平台上略逊一筹。例如目前中国最大的企业年金投管人平安养老险公司,可直接完成对存款、债券、股票、基金、商品及期货、信托计划、衍生产品、不动产、海外等各个方面的投资,而单一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或是银行目前还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企业年金组合资产净值排名前六位

      ■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1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