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 4: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5:两会特别报道·专题
  • 6:要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上证零距离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资金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股市行情
  • B3:市场数据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江连海再吁养老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关键要建立严密的投资机制加强监管
  • 基金经理话改革
    集体看好“新蓝筹”
  • 四企业代表问答实体经济
  •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推六控一”
  •  
    2012年3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热点聚焦
    江连海再吁养老金和银行理财资金入市 关键要建立严密的投资机制加强监管
    基金经理话改革
    集体看好“新蓝筹”
    四企业代表问答实体经济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推六控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经理话改革
    集体看好“新蓝筹”
    2012-03-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涂艳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赴任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全国两会期间,我们也听到更多来自监管部门和市场各界的声音。近日,本报邀请多位基金经理,畅谈对蓝筹股投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和加强投资者保护等系列举措的观点和看法

      ⊙记者 涂艳 ○编辑 艾家静

      看蓝筹 最看好“新蓝筹”

      蓝筹,源自西方赌场中最值钱的蓝色筹码。在资本市场中,则是指那些估值合理、治理结构优良、能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和分红、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型上市公司。而在基金经理眼中,目前对蓝筹的定义更加宽泛和灵活。除了传统绩优大盘股外,以消费、新兴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蓝筹”渐入投资视野。

      “在新股不断上市和大小非解禁的冲击下,股市资金今年仍处于饥渴状态。”在此背景下,宝盈基金研究部总监杨凯指出,能为资金提供安全投资的蓝筹股主要分为三类:银行等绝对低估值公司;持续稳定增长的消费类公司;某些新兴产业公司。

      特别是某些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如果相对诚信透明,则容易形成共识,吸引资金长驻,从而构成“新蓝筹”。

      工银瑞信基金则认为,蓝筹股即长期稳定增长的价值型股票,必须具备收益稳定、价值被低估、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可以从低市盈率、市净率、高股息的角度考察”。

      话改革 最关心发行与退市制度

      深化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抑制恶炒新股和退市制度的进程都是基金经理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大成新锐产业股票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刘安田认为,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政府能做的就是制定公平、公正的制度,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无疑是资本市场监管环境和运行体制的重大进步。”东方基金首席投资顾问力蓬认为,一旦出现实质性进展,从长期而言,将会极大提振市场信心与资本市场的活力。

      宝盈基金研究部总监杨凯也认为,解决了退出问题,迫使企业把融资视为一种融资手段,而不是经营目的,改变过去融资完毕盈利即大幅下降这一负面现象,形成赚钱效应,促进更多资金入市。

      与此同时,“退市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避免ST股被爆炒,抑制市场投机行为,同时有利于蓝筹股估值的提升,也符合监管层呼吁蓝筹投资的思路。”工银瑞信基金表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只是资本市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未来的方向是整体设计不断市场化,而不仅仅是某个方面。”华商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梁永强提出,这一过程是逐步进行的,目前市场虽然不断有增量,但更需要从存量上去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再融资政策等。

      最期待 加大现金分红比例

      “伴随去年市场下跌筑底,很多蓝筹股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已经凸显出投资价值。”东方基金首席投资顾问力蓬直言:在当下由熊市后半段向牛市的过渡行情中,监管层呼吁蓝筹投资是理性和正确的。

      无独有偶,工银瑞信基金也认为,现在正是投资蓝筹股的时机。首先,管理层力挺价值投资,蓝筹股显出罕见投资价值。其次,上交所构建出经典蓝筹、新兴蓝筹和潜力蓝筹三大板块,三个板块对应静态市盈率为 12.64倍、22.92倍和36.67倍,从盈利、估值、股息率等角度,都表现出相对优势。最后,上市公司明确分红政策,对蓝筹股的稳定收益提供了良好预期。

      “在通胀整体水平偏高的格局下,成长股的实际表现往往难以兑现他们被赋予的高估值。而如果郭主席有关加大蓝筹股现金分红比例的提议能够成为最终指导意见并得到落实的话,我们看好蓝筹股,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较好的相对收益。”嘉实首席经济学家李燕表示。

      浙商基金投资总监陈志龙也认为,目前A股市场中蓝筹股的估值较低,考虑到我国经济仍处于较高增速的发展阶段,我国优秀上市公司总体上成长潜力更大,因此具备长期投资价值。